搜索
 

洒血疆场短暂一生只为革命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乐山日报
-->

■本报记者许金波

革命身后事,峥嵘岁月稠。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以坐在安静、明亮的书桌前,静心翻阅相关书籍,进入那段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走近郭盛祥,一位牺牲之时年仅23岁的烈士,以及他身后的英雄群像。

学生时期投笔从戎

精神矍铄、思聪目明、思维清晰……很难让人相信,站在记者眼前的这位老人已是83岁高龄。他叫龚定海。就是这位看似普普通通、土生土长的马边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读过省城高中、参加过火热革命、亲临过浴血沙场,在马边彝族自治县解放、土改以及民主改革的峥嵘日子里,更是烈士郭盛祥的生前战友。

“性情温和,比较理智,深为张绍先(当时马边县委书记兼县长)器重。”谈起当年对郭盛祥的印象,龚定海这样向记者概括。

据他回忆,郭盛祥为江苏南京人,生于1933年。高中文化的他,于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任二野10军30师4团十七大队三中队三排6班学习组长。

“1949年,第二野战军挥师西南,郭盛祥即随该军30师、经过3个月行军打仗,到达乐山。”龚定海介绍,1950年元月,在30师师长马忠全、政委鲁大东的动员下,郭盛祥又随军同马边第一任书记张绍先进军马边,为其得力助手,深受器重。

在随后的土改期间,郭盛祥任马边第二区土改办公室组长,后任职于县委办公室,从事民族工作,民主改革期间任该县挖黑区民改工作队副队长。

“1956年2月,为对抗民主改革,不法奴隶主发动叛乱。”龚定海介绍,就是在随后的平叛过程中,郭盛祥所在的工作队被团团包围,后突围牺牲于三河口区蔡坝子,时年23岁,青春年华自此定格。连同郭盛祥一起壮烈牺牲的,还有他的47位亲密战友。

三河口战斗血洒疆场

时间拉回到1956年。这年2月,中共马边县委派出强有力的民改工作队,奔赴彝区开展民主改革工作。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奴隶主分子勾结国民党残匪和特务,组织武装叛乱,疯狂反抗民主改革,烧杀抢掠,反革命气焰极为嚣张。

“他们不仅杀害奴隶,焚烧房屋,抢劫国家、人民财产,而且攻打我民改工作团、队。”据龚定海回忆,当时他所在的走马坪区工作队也受到攻击,而其中,损失尤为惨重的是三河口、挖黑两个区的民改工作队。此时的郭盛祥,正担任挖黑区民改工作队副队长。

关于此次战斗更为详尽的信息,在原马边县委政研室主任喻学翰的回忆文章中,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述。

根据该文记载,当年2月6日,反动奴隶主们在黑彝木干的指挥下,纠集1300余匪徒,在三河口区所在地包围了三河口、挖黑两个民改工作队。在接下来的整整5天时间内,叛匪控制了四周山头的至高点,切断了与县城的通讯,封锁了后勤补给,并一日数次进攻,妄图消灭我两个区的民改工作队(干部积极分子200余人)。

更为狠毒的是叛匪在水里下毒,进而切断水源。两个工作队经过近5天的激烈战斗,在弹尽粮绝、水断无援的情况下,于2月11日凌晨4时组织突围。

正当工作队撤至蔡坝子时,遭叛乱分子居高临下、四面包围,被残杀47人,其中汉族干部29人,彝族干部4人,翻译3人,彝族积极分子11人,可谓损失惨重!

鉴于战斗中郭盛祥的英勇事迹,经上级同意,年仅23岁的他连同3位战友(孙殿生、王华镇、李桢),一起被授予烈士称号,并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英勇平叛

针对反动奴隶主们的疯狂反扑,一场轰轰烈烈的平叛战役自此拉开。

根据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志记载,1956年4月上旬,负责马边平叛任务的第一前线指挥部调集公安独立营3个连、61团3个连、63团3个连、公安13营2个连,以及预备2个团1个连和乐山民警大队12个连的部队主力,会同县地方武装,向叛乱分子展开了全面的军事与政治攻势。

经过激烈战斗,1956年底,不堪重击的叛乱分子逃窜至大院子、三河口、挖黑的原始森林隐蔽,伺机作乱。

1957年3月,根据第一前线党委先集中军事力量打开中山大院子的指示,乐山军分区副政委向茂森,凉山分工委委员、马边县委书记楚增荣,军分区作战科李真贵率党政军人员200余人直抵涉水坝(今永红乡)安营扎寨。迅即越过五马一达,占领团包子高地,袭击麦子坪,打死叛乱头目根儿根毛等人,引起叛匪内部震恐。

同时,在另一战线,县委副书记董善堂率300多人重返三河口区,经梅子坝、瓦侯库向挖黑挺进。6月,第一前指党委作出《围歼峨、马、洪、美、雷结合部叛乱分子计划》,五县部队相互配合,合力进剿。三河口—挖黑工作团协同峨边、洪溪部队,包围鸡公山,进入密林轮番清剿,终将叛匪一网打尽。

其中,1957年7月17日,峨边叛匪头子黑彝木干窜到马边木家湾,参战部队发扬追穷寇的精神,把其撵到大风顶后被击毙。同年10月20日,马边叛乱总指挥乌抛克古,被部队穷追不舍,逼得走投无路,在雪口山缴械投降。消息传至县城,全城军民燃放鞭炮庆祝。至此,马边叛乱武装全部被消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