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珍
舍身岩是峨眉山山势极险峻,地质极复杂的地带。人们对舍身岩的心态,像在动物园观看斑斓美丽的猛虎,不近观太遗憾,走近呢,又怕舍身。
什么时候能把神秘的舍身岩一睹究竟呢?听说高桥镇舍身岩下的一座海拔千余米高的思秋坪是观看舍身岩的最佳位置。
我和华约好去思秋坪走一回,可我们一致认为必须请一位当地老药农当向导。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我和华一早到了高桥镇汪坎村二道河畔老药农卢月洪家。卢月洪曾是名连级军官,老共产党员。据说回地方后,主动放弃了几次到单位工作的机会,在家务农至今。
在卢月洪带领下,我们急行军般朝思秋坪挺进。不多会儿,我仰头远眺舍身岩,忽然一幅美丽图景吸引住我的视线:碧空万里下,舍身岩上的松柏杉林清晰可见,唯金顶上空一片白云缓缓向下移动。瞬间,它离开了蓝天,悠悠地贴在舍身岩上那片苍绿的冷杉上,宛若万绿丛中绽开一朵素色大牡丹,又如一位素装天使飘游到了峨眉山。我情不自禁地惊呼:“你们看,多美的自然画!”
我们爬到思秋坪山下坡边小溪旁,一条小青蛇窜过来,我惊骇得急跑,向导说:“别怕,它还怕我们呢,你看它不是钻进草丛里去了吗?我们去舍身岩采药,杉林沟涧的蛇可多啦,有时会见到一堆一堆的,连脚也插不下去。”我惊愕地说:“那怎么办?”“悬崖上能跑吗,只将它拂一拂就踩过去了。”“拂它,不缠住你的腿!?”“不会,何况我们打绑腿,又穿带钉的麻窝子或筒靴。”
两小时后,他说:“杉林坡到了。”杉林坡并不都是杉林,而是有五公里长既有杉林又有茂密灌木丛的陡坡。本无路,就靠老向导经验,朝着思秋坪方向,边用柴刀砍边双手往两边掰,有时双手抓住荆棘丛生的灌木丛一步一步像登云梯般往上攀,硬是闯出一条路来。我和华拼命追赶,但遮天蔽日的林荫凭着惯性迅速封住了“路”。不见了向导的身影,我就像孩子般焦急呼唤:“向导——等一等——等一等……”他就赶快“嘘——嘘——”地吹带在身上的口笛,并停止前进。等到我们追上他时,他不无抱歉地说:“平时快上快下惯了,慢不起来,这已是极慢速度了。”
攀登两个多小时之后,向导转身向我们正式宣布说:“好了,快上大路了。”所谓“大路”,实际上就是仅有10来厘米宽的沙石羊肠山道,只是没被丛林封住,加以思秋坪已隐约可见,顿时心情轻松了许多。
静谧的行进间,向导突然指着路旁折断的树枝说:“你们看,这就是熊吃树果扳断的。”我的心猛地绷紧,“哇,熊来了怎么办?!听说熊要吃人,凶残得很,躲也躲不及。”不料,卢向导淡然一笑说:“别怕,这峨眉山的熊不咬人,也没听说过伤家禽家兽,只吃树果、山药蛋、玉米棒等,见了人就跑得远远的,人和它和睦相处。熊一般天麻麻亮出来寻食,吃饱了就在岩洞里睡大觉。”我悬着的心才忽地落下,便轻松愉快地说:“唷,原来,峨眉山上的熊也慈善文明哩。”语间,一阵山风吹来,带着浓郁而又不难闻的药味,我嗅了嗅说:“嗯,药味,这是什么药味?”向导说:“不能说哪一种药味,峨眉山的药材多得很,珍稀的都上千种。你看,那是杜仲,这是何首乌藤,那是厚朴,这是蛇倒退,那是半夏,这是山楂……”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充溢着峨眉山人的豪情,使我也大开眼界。
远眺峨眉山舍身岩,宛若一块矗立的巨大屏障;近观,才知它是由四道大断层组成的叠形,各层之间都有一条沟壑相隔,思秋坪即是它的最低层岩。思秋坪,其实不是一块平平展展的坪,而是北高南低的缓冲带,形如横斜展开的绿色大绒毯,面积约两公顷。以“绿绒”作底色,小片小片的玉米、蔬菜、药材,六座房舍缀于“毯”内,如诗如画。更引人注目的是山坳、路旁自由的牛群,它们不需要主人跟着,鼻上也未穿绳,只是脖颈上系有铃,一旦有离群走失的,主人便循铃声寻觅。思秋坪的黄牛,也不是常年如此潇洒,农忙季节除套犁自耕外,就牵下山出租给其他人耕田地,既支援了坝区抢栽抢种,又增加了思秋坪人的收入。
思秋坪南边与舍身岩第二层北边被一条10余米宽、乱石嶙峋的裂谷“木打天”阻隔。深谷两边岩壁对峙,令人瞰而生畏。二道岩层上——思秋坪的正对面,有一大片茂密苍翠的冷杉林,状如一艘倒扣的巨轮。“巨轮”的正中有一条约两米宽的石糟,人们叫这个地方为“半截糟”,“巨轮”下端有一约10来米宽的瀑布跌入“木打天”,溅起如烟似云的水雾,在阳光下五彩斑澜,熠熠生辉,煞是壮观美丽!
据老向导介绍:穿过这片冷杉林有一小山岗,因岗上有成堆的蛇,故称“蛇岗”;二层与三层岩间深谷阻隔,深谷两面悬岩对峙,需用绳吊下攀上。沿岩边往右行可到雷洞坪背后的老鹰岩,左行可至千佛顶、万佛顶,但一般人走不出路而会迷于岩中。三层上偶有小片杉林,更多的是高大的杜鹃树,夏末季节,艳艳花朵灿若红霞,此外还有许多杂树丛林。夜晚,站在睹光台上看到的“圣灯”,就在这第三道岩层域内。三层与四层之间的一条深谷,有10余米宽,杂草丛生,苔藓密布,臭水停滞,浸泡着动物尸骨和失足坠岩、轻身跳岩者的尸骨等,令人怵目惊心。沟壑之上,就是刀劈斧砍的舍身岩主岩,循着主岩往上眺望,可见金顶上熙熙攘攘的游人晃动和说话的声音。
思秋坪之行,不仅使我较为清楚地看到了舍身岩的真面目,峨眉山的形象在脑中也更完整更清晰了,同时也了解到人迹罕至的思秋坪和那里的村民富足宁静的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