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曾文本报记者石元清文/图
近日,四川省嘉州监狱警官谢平收到一份鲜红的获奖证书,他的绘画作品《俏不争春》,在参加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成都军区政治部、省社科联、省文联等6部门联合举办的书画展中,获得二等奖。拿着沉甸甸的获奖证书,谢平颇有几分感慨:从事绘画艺术20多年来,也曾在参加的许多画展中获得过不少大奖,但他更看重这个奖项,因为这是自己绘画技艺的一个新突破。
幼儿习之痴迷绘画
孩童时期的谢平,家里有一台母亲用于缝补衣服的缝纫机,他好奇地被缝纫机上精美的图案所吸引,一个人拿了铅笔和白纸照着图案进行描摹,姐姐见他对绘画颇有兴趣,便给他买了许多连环画,谢平通过连环画看到了自己景仰的英雄人物形象,更痴迷于画中的绘画技法。在他进入初中时,就读师范校的姐姐经常给他买一些关于绘画的书刊,教他实物素描,到野外写生,姐姐竟成为谢平从事绘画艺术的第一个老师,但后来他这个学生的画技比老师强多了。谢平的家庭是个警察之家,作为警官的父亲长期在警界从事政工,写得一手好字,在谢平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买了毛笔、字帖,教他练习书法,这为他后来的书画创作奠定了厚实基础。
恩师指点画技见长
谢平在他的绘画艺术之路上遇到过两位恩师,一位是他以前在峨眉师范校的刘庆渝老师,另一位是乐山大佛画院院长杨家全老师。1990年,谢平考入峨眉师范校后,班主任老师刘庆渝见他有绘画基础,而老师自己也喜好绘画创作,故而对谢平格外器重,在完成其它学习之外,老师经常单独对谢平进行绘画技法指教,暑假期间还经常带着谢平和另外两名热爱绘画艺术的学生到川、渝风景名胜写生,在校园内举办的画展中,谢平画的素描、山水、花卉等作品在师生中已小有名气。在校期间,谢平通过表哥的介绍认识了当时的“民进乐山海棠诗书画院”的杨家全老师。于是,谢平有了两位绘画老师,一边在校向刘庆渝老师学习绘画理论,一边在外向杨家全老师学习绘画技巧。正式拜杨家全为师则是后来的事。
1993年,谢平从峨眉师范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五马坪监狱当警官,除了工作之外,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自己钟爱的绘画艺术上。在此期间,从素描到写生,从山水到花鸟无所不及,对许多优秀绘画作品进行深刻感悟,反复临习,经常把自己的新作送到乐山杨家全老师的家中,请老师批改指教,而且在节假日住在老师家里耳濡目染其绘画技法,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多年,谢平的绘画技艺得到很大长进,1996年,在廖克云等画家的见证下,谢平正式拜师,成为杨家全老师收的第一个弟子,并加入乐山大佛画院,成为首批会员。
传承创新自成风格
从2004年至今的10年间,谢平的绘画作品先后参加市内外及省司法系统举办的许多画展,其中《荷塘秋趣》被《书画家》杂志社列入“书画家喜迎奥运”专辑,《花鸟四屏》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书画展中获得一等奖,《荷塘清秋》获四川省第二届花鸟画展优秀奖,《远瞩》、《松鹰图》、《白鹇图》等一批花鸟作品被《书画家》杂志社、《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杂志收藏或发表个人专辑。
谢平的绘画作品在全省政法干警和乐山中青年画家中逐渐有了名气,有人说他画啥像啥,但他并不以为然,反而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因为老师杨家全对他的绘画要求严格,要他在绘画上进一步放开自我,突破自我。谢平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抛开杂念静心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在继承传统中放开手脚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多少个夜晚难以安睡,在苦苦探索中终于悟出了“我师我法,师法自然”的道理。经过一段时期的思想碰撞,谢平的绘画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画面用色、用笔显得更为灵动,点、线、面的关系处理得更为恰当和谐,乐山知名画家李开能称赞谢平的画越画越好。他的老师杨家全评价他现在的画在画面、在造型、虚实处理的结合方面上了一个台阶。
已进入不惑之年的谢平经过长期的历练,其绘画风格正在逐步形成,绘画理念正逐步走向成熟,在通向绘画艺术自由王国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正脚踏实地并坚定地走下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