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浩源
为了一句诗,为了寻找一片英雄气,数年前的冬季,我游览了嵩山少林寺后,乘公交车前往洛阳城外的北邙山。
我在一个叫“冢头”的地方下了车。这儿,惟有一片起伏的原野,并无高大雄伟的峰岭。北邙山,山在何处?这样的地方,也能让历史上无数赫赫有名的英雄“回首”!
失望中,我依旧寻找着心中的北邙山,寻找那几度站在历史峰巅的北邙山。踩着地上偶尔出现的碎瓦、残砖和锈铁,我走上一个土堆。
“青史几行姓名,北邙无数荒丘”。放眼望去,中原的夕阳像一颗熟透的柿子挂在树梢,原野上,果见到无数大大小小的土堆,当是汉魏晋唐以来的坟茔吧。
纵观遐想。一个声音从南边城堡般的云朵里传来:“大风起兮云飞扬……”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吟唱。他击败了项羽后暂都洛阳,迁都长安前,漫步城头,定会回首北邙山的。虽然他还没有还乡,但慷慨悲壮、流韵千古的《大风歌》已在胸中唱响。一个少儿时被父亲斥为“无赖”的浪荡子,若不因一句“壮士行,何畏”斩白蛇起义,安有今日?在他的回眸中一定有对自身命运的解读、欣喜和惊讶。
晚霞拂过二百多年的时光,又一人登上城头。他生性谨慎,在河北称帝后率大军攻下洛阳。“定都洛阳!”一句话掷地有声,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名叫“东汉”的王朝。他是光武帝刘秀。那时,关中还没统一,回首北邙山时,他的目光中一定充满了势在必得的豪情。同祖先刘邦比,青少年的他可是个“好孩子”,最大的愿望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而今,阴丽华已成了他的娇妻,“执金吾”的目标是绝对地被突破了!若当初不扔掉谷商的小算盘,揭竿而起,何能立于城头,思考如何推行清静俭约的治国原则,成为一代明君?
风云变幻,一位隋代少年乘牛车从洛阳桥头经过,牛角上挂着线装书。他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瓦岗军首领李密。北邙晚风,送来他的吟咏:“……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数年后,他率领瓦岗军围洛阳,破荥阳,开粮仓,济百姓,将中原搅了个天翻地覆。
眼前荒丘上似乎插满了瓦岗军的旗帜,旗帜在猎猎晚风中飘飞。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史书中、从泥土里走出。他们是手持双锏的秦琼、挥舞板斧的程咬金、还俗的道人魏征,以及无数活不下去的百姓……为了推翻腐败的隋王朝,他们一脚踹进史书,迸发出万丈豪情,尽情地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和才干。
一片乌云飘来遮挡住落日。要下雨吗?我抬头四望。不是下雨,是洛阳城北门打开了,隋朝一位名叫王世充的守将率领数万人马,气汹汹向北邙山杀来……
刀枪剑戟中闯过来的秦琼不惧,挥起板斧阎王爷也敢砍的程咬金不惧,有心称雄中原进而称帝的李密不惧。两军交战,山川震荡,势若雷电,每一棵树都溅满了鲜血,每一片土都滚动着人头。然而,瓦岗军失败了!败在李密轻敌,败在瓦岗军的内讧。
秦琼回首北邙山,饱含着深沉的愤闷与悲叹!以他的盖世武功,竟落得个穷途归降的结局。而程咬金呢?他会破口大骂,会挥斧拼尽力气,最后,瞅一眼北邙山,耷拉下脑袋,亦听从了招降。
我看见了魏征回首,那是一种目光深邃的回首。他也许手无缚鸡之力,但不会归降。此时,正跟着李密往西逃去。他已洞悉李密“非大英雄也”,王世充更不是。战前他曾献良策却未被李密采纳,他要西去,要择主而事。
暮色渐浓。我信步走向一处大冢,跟路人打听,得知是北魏宣武帝陵。冢的四周围着铁丝网,不能登上冢顶。在路旁地中,我拾到一个唐三彩的碎片,当年制作时便取的北邙山高岭土。落日的余晖照在斑驳的釉彩上,我不由想起身为秦王时的李世民和他的北邙山遭遇战。瓦岗军被歼后,关中的李唐政权派出东征军,揭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
当李世民率领得胜之师返回长安时,骑在骏马上的他一定会回首北邙山的。这儿是他扎营的地方,他以此为基地,一举翦灭了河南的郑国、河北的夏国,郑王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此刻就在他的俘虏队列里。得中原者得天下。此番东征得到了中原,回望中,他的双眼一定充满泪水,目光是感恩的、前瞻的,他已看见一个取隋而代的崭新王朝,将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夜色降临。我寻到一处道观。只见几幢老殿摇摇欲坠,残破不堪。有居士言此观名“上清宫”。这就是建于唐代的道教名观、老子栖息悟道炼丹之地?唐人有言:“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画圣吴道子绘的《五圣千官图》在哪里?雕塑大师杨惠之塑的神像在哪里?还能听见天宝年间道学院的琅琅书声吗?还能寻到登临赋诗的杜甫的足迹吗?
我走过一片菜地,来到南边。此处,遇见了一位云游老道。闲聊中,我说我忘了那句诗出自何处,请道长明示。道长吟道:“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原来是明人杨慎的《西江月》。
清冷的月光里没有蝉声,没有斜阳,只有道长吟咏时的一份潇洒与自在,充溢着山林。原来诗的旨意与我领会的截然相反!
“若孔明不出茅庐,岂不老死隆中?”我反诘。道长无语。我告辞。
星夜独行,原野上似有无数点鬼火飘忽。“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自古而今,当有多少王公大臣,文人墨客和芸芸众生埋葬于此,岂不令人胆寒?
然而,伴我夜行的,有长眠于此的李煜诗中的滔滔江水声,有书法家颜真卿落笔时的雄浑气,有王昌龄半卷于大漠风尘中的唐军红旗,还有宰相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毒计,权臣司马昭“路人皆知”的野心,以及蜀主刘禅“乐不思蜀”的答语……
我抬头望天,星斗闪烁,恰似无数英雄的回眸,在我胸中投下一片英雄气。我迈开大步,行走在这片叠压着层层朝代、重重事件、堆堆坟茔的土地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