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届资阳市文明家庭简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文明委工作部署,我市于今年3月启动了第一届资阳市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微信积赞、专家评审、媒体公示等环节,从96户候选家庭中评选出30户市级文明家庭并予以表彰。为深入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引导全市家庭以受表彰的家庭为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新风,现将文明家庭事迹刊登如下。

【江素容家庭】

住雁江区大千路帝景名苑,家庭成员5人。20年前,江素容随军成为伊犁河畔军营子女学校的教师,期间资助十多个贫困学生,荣获“全军优秀教师提名奖”等称号。10年前夫妻二人回到家乡资阳,在警察和教师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生活中,夫妻俩孝敬老人、培养子女、善待邻里、助人为乐,女儿品学兼优、积极进取,一家人和睦友爱、其乐融融,是人人称赞羡慕的“五好家庭”。

【屈燕初家庭】

住雁江区上西后街达高国际,家庭成员3人。2012年,屈燕初的公婆遭遇车祸,此时丈夫不在身边,屈燕初一人承担起照顾二老的重任,这让年幼的女儿铭刻于心,从小就懂得孝老爱亲是做人的基本品格。屈燕初一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家庭熏陶下,女儿在“我爱成都·家风诗词大会”暨第十二届乡村诗歌节“春风十里传家风,桃花源里飞花令”比赛中一举夺魁。

【顾清伟家庭】

住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家庭成员7人。顾清伟原名饶清伟,是抗日名将饶国华的嫡孙,1981年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一家人谨遵饶国华留下的“比我强的我不怕,比我弱的我不欺;人有我无不嫉妒,我有人无不张扬”28字家训,工作上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生活中艰苦朴素、扶贫济困,教育子女勤学上进、自立自强。

【朱守信家庭】

住雁江区石岭镇居委会1组,家庭成员4人。现年97岁的朱守信老人是黄埔军校第11期毕业生、原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直属7团11连连长,是卢沟桥事变的经历者。在朱家“诚信、礼仪、勤学、子孝”家规的影响下,后辈们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乐于奉献,全家生活和谐幸福。

【帅正南家庭】

住雁江区南津镇南津驿社区,家族成员40人。帅正南老人曾荣获“共和国精英勋章”,退休后领办南津区文化站,编辑出版《帅正南文集》,曾获得文化部表彰奖励。40口人的大家族和睦温馨、尊老爱幼,培育了教师、医生、作家等人才,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族形象影响带动了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孙传辉家庭】

住雁江区松涛镇宰山村10组,家庭成员10人。孙传辉作为资阳市宰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以诚信守诺为经营之道,以良好家风为守业之本,闪耀着“蔬菜大王”一诺千金的诚信之光。在他的带动下,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形成了“以诚信经营为本”的家规、“以团结友善为法”的家训、以“扶贫济弱为荣”的家风。孙传辉荣获2016年“感动资阳”人物、“四川好人”和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唐甫蓉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西街社区,家庭成员3人。唐甫蓉35年来义务清扫街道、楼道和院坝,即使在意外腿伤的情况下坚持清扫从不停歇,为居民营造了干净、优美的居住环境。家人给予她积极支持,并与周边居民一道加入到了义务清扫行列。唐甫蓉获评2016年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称号。

【杨与齐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农经路工商苑,家庭成员5人。退休后的杨与齐1994年组建了乐至中学奖学基金会,募集善款400余万元,资助学生2000余名。他的家人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助力莘莘学子圆读书梦。杨与齐获得“四川好人”、四川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该家庭获评全国首届“书香之家”、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王成平家庭】

住安岳县岳阳镇棋盘巷土地堂社区,家庭成员4人。王成平照顾无四肢丈夫20年,割肾救尿毒症儿子,彰显人间大爱。子女传承孝道、积极上进,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全家相扶相持、相亲相爱共同经历生活磨难,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王成平被评为“四川好人”和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提名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陈万清家庭】

住乐至县中天镇大楼湾村11组,家庭成员14人。陈万清1985年创办全省第一座私立医院,家中除妻子以外都是在职医护人员,一家人以救死扶伤为荣,甘当健康守门人,践行“克勤克俭”祖训、热心公益事业,受到当地百姓信赖和赞誉。陈万清先后获得全国100名模范乡村医生、全国100名优秀院长、“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陈万清家庭被评为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邓家秀家庭】

住乐至县放生乡应龙村6组,家庭成员4人。邓家秀前夫瘫痪多年,她带病操持家务,艰难度日。现在的丈夫朗德全被善良的邓家秀感动,与她结婚组成家庭后,共同承担起照顾邓家秀前夫的重任。

【李质忠家庭】

住雁江区中和镇三清村,家庭成员8人。李质忠外出创业成功后,带领兄弟姊妹回乡创业,创办“老龙潭一三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家乡解决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创办“老龙潭幸福养生庄园”,每月为村里80多位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等,帮助解决家乡老人养老问题;带头捐款为家乡修路,扶贫助困,深受村民好评。该家庭获评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侯培昌家庭】

住安岳县上府街安岳中学家属院,家庭成员5人。侯培昌十年如一日精心护理患直肠癌的母亲、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在妻子患上重度尿毒症、四级心脏病、双目近乎失明时,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其孝老爱亲正能量也感染了女儿,传统美德在下一代得到传承。该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范茂家庭】

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家属区,家庭成员6人。84岁的范茂是参与过黑水战役,指挥过清剿国民党旧部佯攻战的“老革命”。他将革命精神带进家庭,用“政治进步,道德高尚;好学上进,勤俭节约;家庭和美,教子有方;拼搏苦干,造就梦想”的家训管理家庭、教育子孙,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他是远近闻名的“新乡贤”,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禄梅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西郊社区上城一号,家庭成员5人。张禄梅先后照顾了肺癌晚期的婆婆、瘫痪在床的公公以及患有甲亢病低血钾症周期性肌瘫的丈夫,不辞辛劳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是街坊口中的“好媳妇”。家人们把张禄梅的付出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减轻负担。一家人上慈下孝、热心助人、邻里和睦,赢得了邻居们的赞美。

【陈敏家庭】

住乐至县劳动镇旧居村7组,家庭成员4人。陈敏一家是陈毅元帅的族亲,陈敏父子先后担任旧居村村主任、村支书,一心为民,是村民赞不绝口的好干部。一家人牢记陈氏祖训,践行、传承着“礼义廉耻,四维毕张;仕于朝野,为忠为良”的家规,教导子孙敬业奉献、热心助人。

【叶敏家庭】

住雁江区松涛镇侯家坪安置房小区,家庭成员3人。从乡邮员到基层邮政所聘用工,叶敏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被客户和群众称为“贴心人”。2008年叶敏查出子宫内膜癌,抗癌9年来,她一边药物治疗,一边坚守工作岗位。她和丈夫敬业奉献、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女儿、同事、朋友。

【谢北艳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家庭成员3人。谢北艳身患小儿麻痹症,但身残志坚,一家人于1994年创办麒麟打印社连锁店,每年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10多个,长期培训下岗、待业人员500余人次,还资助了2名残疾大学生。谢北艳曾获“中国好人”、四川省“自强模范”等称号。

【邓家惠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外西街,家庭成员5人。面对家中三个瘫痪病人,邓家惠与嫂嫂朱莲琼一起用瘦弱的双肩撑起残破的家,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三个残疾亲人。邓家惠与嫂嫂朱莲琼一起获得“四川好人”称号。

【王同云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文庙街龙城府邸,家庭成员9人。王同云老先生几乎走遍了乐至所有村庄,书写出20多万字手稿,校对过百万余字的书稿,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出了极大贡献。家人对王同云这份志愿服务“事业”大力支持,常常陪他一起收集、校对素材,帮他将手稿录入电脑,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同云曾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候选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四川好人”等称号。

【张俊才家庭】

住雁江区回龙乡玉皇村18组,家庭成员3人。张俊才是玉皇村的乡村医生,他把自己家作为临时村卫生室,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发给每个村民,方便紧急情况时随叫随到。半夜三更、刮风下雨出诊对张俊才来说是常事,妻子也成了他的助手,夫妻俩用爱温暖了全村人。

【伍盛波家庭】

住雁江区清水乡中心小学,家庭成员3人。伍盛波爱校如家、爱生似子,1981年由于教室陈旧坍塌,12年中他带着学生转战5个地方,没落下一节课。三次建校,他白天上课,晚上守护在工地上。妻子勤俭持家、热心公益,女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成为了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乡村教师。

【何辉家庭】

住安岳县来凤小学,家庭成员4人。何辉教书育人,成绩斐然,乐于写作,在写作中积极弘扬正能量,其作品《太阳情怀三部曲》获资阳市“五个一工程”文学一等奖。夫妻俩恩爱和谐、孝顺老人;一家人传承发扬“孝顺、勤俭、抚幼、正直、为公”的家规家训,潜移默化影响、教导后辈;女儿及侄子全都考上大学。该家庭被评为2017年四川省“天府好家规”50强家庭。

【秦文端家庭】

住安岳县岳阳镇蓝灵小区,家庭成员3人。秦文端是一名光荣的军嫂,夫妻俩虽聚少离多,却时时心系对方,常常为彼此加油打气。在丈夫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秦文端不离不弃精心护理爱人,同时还努力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双方父母,养育幼子,只要爱人好好活着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懂事的儿子努力上进,还常常帮她做家务。该家庭被评为四川省2016年“最美家庭”。

【朱派龙家庭】

住雁江区河堰嘴国税局家属区,家庭成员6人。朱派龙夫妇生活上自强不息、孝老爱亲,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受到单位同事和街坊邻里的称赞。儿子朱思奇受到家风熏陶和父母言传身教,从小积极进取、注重品德修养,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毕业参加工作。朱派龙家庭被评为2015年四川省“最美家庭”。

【张玉芳家庭】

住雁江区临江镇水井村,家庭成员6人。张玉芳一家创业致富后,带领家人致力于捐资助学、扶贫解困、修桥建路等家乡公益事业。张玉芳还挑起村支书的重担,十多年来让水井村丢掉了落后贫穷的帽子,被家乡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张老娘”。

【刘正兰家庭】

住乐至县金顺镇公寺镇村12组,家庭成员8人。前夫早逝,刘正兰独自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一双幼小的儿女和一个痴傻的小叔,直到勤劳善良的王兴文走进了她的生活。她带着前夫一家出嫁,与现在的丈夫共同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组成了一个特殊却幸福的家庭。刘正兰曾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称号,刘正兰家庭被评为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毛茜家庭】

住乐至县天池镇南郊社区,家庭成员3人。毛茜对工作满腔热忱,对业务精益求精,多次被市局、县局评为“优秀青年”“创先争优手”。丈夫支海涛作为一名反贪干警,忠诚履职,严格执法,近年来主办或参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近百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夫妻二人孝敬老人、乐于助人,为女儿做榜样,培养了孩子节俭、自强的良好品格。

【彭顺凤家庭】

住乐至县孔雀乡马家井村6组,家庭成员4人。为了改变贫穷面貌,彭顺凤一家于2012年购进台湾鲁比羊与当地黑山羊杂交,开始科学养羊事业。现已存栏羊200多只,年产值14万元以上。他们无私地把自己的养羊经验传授给周边村民,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彭顺凤家庭被评为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

【谢传彬家庭】

住雁江区健康路14号,家庭成员4人。2013年,妻子患罕见巨大脑部动脉瘤,两次手术后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谢传彬坚持每天教妻子说话、做康复锻炼。在他的悉心照顾下,2015年妻子奇迹般地再次能够独立行走。谢传彬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的行为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诠释了家就是“爱的港湾”的真谛。女儿谢佳秀主动承担家庭重任,揽下了家务事和照顾老人的活,孝老爱亲在下一代得到了传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