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小凤
近日,《2016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排行榜》发布,恒大地产以3810亿元的销售额稳居行业龙头,随后,恒大又宣布成功引入300亿战略投资,回A进程又迈出关键一步。
1月2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其全资附属公司凯隆置业及恒大地产已于2016年12月30日与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成功引入中信、中融、华建、山东高速、深圳广田等8家知名企业,入股金额300亿元,占其扩大后股本约13.16%。其中,深圳广田、中信、华建的认购金额均为50亿元,另外5家则平分了剩余的150亿元。增资完成后,恒大地产将由凯隆置业持有约86.84%权益。
中国恒大在公告中指出,“恒大自开展引战工作以来,市场反应热烈”。而这主要基于恒大给出的超高业绩承诺,根据投资协议,恒大地产承诺2017-2019年度净利润分别不得少于243亿元、308亿元及337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认可,“对于强者恒强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恒大、万科、碧桂园这样的第一梯队公司,领先优势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难得的投资机会,相关机构肯定希望自己能够搭上这趟顺风车”。
强者恒强业绩承诺有据可依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恒大地产3810亿元的销售业绩刷新了房企的全年销售纪录。而恒大并不打算止步于此,据中国恒大10月3日的公告披露,其2017年至2019年预期销售额分别约为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营业额分别约为2800亿元、3480亿元、3800亿元。
但受2016年下半年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影响,楼市整体呈现不明朗趋势,市场对恒大未来能否如过往保持高增长仍存在怀疑。
对此,记者整理恒大历年业绩数据发现,自2009年上市至2016年,恒大销售额从303亿增长至381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6%。但以2016年3810亿元销售额为基准,恒大2017-2019年预期销售额年平均增幅约为13%,远低于历史增速。
营业额方面,恒大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5年,恒大营业额从57.2亿元增至133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9%。由于房地产从销售到交楼存在时间差,当年销售额一般于次年计入营业额。据恒大年报数据计算,平均交楼率达78%。截至2016年底,恒大销售额已达3810亿元,按此测算,恒大2017年营业额将达到2922亿元,高于目前预测的2800亿元,换言之,恒大2017年的营业额已锁定。而2018年、2019年营业额平均增长率约为16.5%,也远低于过往年复合增长率69%。
净利润方面,恒大2009年至2015年核心业务利润从2.9亿元增至110亿元,平均核心净利润率约10.45%。在2017年营业额已经锁定的前提下,按照过往平均核心净利润率测算,同年所预期的243亿元净利润也已锁定。另据预测的未来三年净利润及营业额推算,恒大2017-2019年平均核心净利率约为8.8%,同样较历史平均核心净利润率10.45%要低。
也就是说,恒大未来三年的业绩预测已考虑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其无论是销售额、营业额还是净利润,均稍显保守。
综上,有分析人士直言,“恒大未来三年业绩目标应当能轻松完成。甚至可不妨大胆假设,若其能维持原来的增长幅度,预期有望提前实现5000亿的销售目标,成为国内首个踏入五千亿阵营的房企”。
土储庞大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随着业绩的不断提升,恒大的市场占比也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6年前11月商品房成交金额已达到10.25亿,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换言之,恒大至今市场占有率已高达3.8%,位列行业第一。
在此基础上,恒大庞大的项目储备量将成为恒大业绩未来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的有力支撑。恒大2016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其土储量已达到1.86亿平方米;近年来,恒大也在不断加大并购动作,仅2015年恒大就并购新世界、华人置业等港资巨头15个超大型项目,并在深圳获得22个旧改项目——据恒大2016年中报披露,深圳土地未来将给恒大带来的货值就高达约4000亿。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趋饱和,销售规模维持在10万亿水平,而根据恒大5000亿的年销售预期,其市场份额将上升至5%。显然,战略投资者也看到了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才会紧紧抓住这次投资恒大的机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