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鸫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斯惟

我想,如果鸟儿要举行“好声音”大赛,乌鸫一定能名列前茅。我听过乌鸫的晨唱,真是美妙绝伦。

第一次听乌鸫的晨唱是在一个初春的黎明。睡意朦胧中,窗外传来几声鸟鸣,“吉吉吉——”“呖呖呖——”。在万籁俱寂的时候,这声音显得格外嘹亮。睁眼看,外面天色尚黑,那声音是从楼旁黑漆漆的麻柳树影中传来的。“吉吉吉——”“呖呖呖——”地吊了几声嗓子之后,鸟儿的声调开始变化,时而高亢悠扬时而低回婉转,音节时短时长、音速时徐时急。其间模仿不同鸟儿的叫声,莺歌燕语,热闹非凡。你不仅可以听出各种鸟儿的啁啾,还可以听出小鸡的“叽叽”,母鸡下蛋的“咯咯哒——”,甚至是小猫的“喵——”,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它不知疲倦地自娱自乐,我如痴如醉地侧耳聆听,为这鸟儿的高超口技深深折服。

这是什么神奇的鸟儿?天亮后,我在小区院里的树林中到处搜寻。终于,随着“吉吉吉——”的响亮鸣叫,一只黑色的鸟儿从头顶掠过,轻盈地落到麻柳树枝头上,我惊喜地仰视着它。这鸟儿长约30厘米,周身似乎只有两种颜色,纯黑的羽毛,纯黄的喙,简洁而醒目。眼大而有神,带着金黄色的眼圈。粗看有点像八哥,但头上没有八哥那一簇冠状羽毛,翅膀下也没有白斑点。根据它的模样,到鸟网查询,得知了它的名字——乌鸫。它居然还是瑞典国鸟。

古书记载,乌鸫能模仿其他鸟鸣叫,又“能反复如百鸟之音”,因而又被称为“百舌鸟”和“反舌鸟”。古人记述它的诗文很多,王维《题百舌鸟》:“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刘禹锡《百舌吟》:“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这些都是名句。

那以后,小区院子里常见到两只乌鸫的身影,有时比翼双飞,有时单只出游,在树丛间出没,在草地上觅食。它们是一对夫妻,公鸟色泽比母鸟鲜艳一些,很容易分辨。它们白天的叫声都比较简洁,“吉吉吉——”高亢嘹亮,似乎只有在晨唱的时候声音才变幻多端,让人产生“我听长疑舌满身”的感觉。一天清晨,我悄悄地把手机放到阳台,录下了乌鸫的晨唱。放给朋友们听,大家都说好美妙,建议拿这段晨唱做手机铃声。

一天,有朋友高兴地告诉我,有鸟在她家阳台三角梅树根下筑巢。她拍了一只成鸟发我辨认,竟然是乌鸫。朋友用相机跟踪记录乌鸫孵卵哺育幼雏的过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跟随着她的图片,大家见证了五个淡蓝色的布满赭褐色斑点的乌鸫蛋变成一只只小鸟。小乌鸫羽翼渐渐丰满,在父母的帮助下先后展翅离巢。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对乌鸫父母抚养孩子的艰辛与快乐,很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阳光明媚,五只小乌鸫仰头张嘴嗷嗷待哺,乌鸫爸爸嘴里衔满几条蚯蚓站在巢边,大而黑的眼睛亮晶晶的,眼神里透出些许骄傲。风雨交加,乌鸫妈妈展开羽翼把五个孩子覆盖起来,如一把坚实的伞、一床厚实的被,把狂风暴雨挡在外面。自然界物种虽然不同,但活着的不易和父母对子女奉献的无私,都是相同的。

乌鸫歌声很美,乌鸫父母的爱子之情感人,乌鸫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然而,我和乌鸫之间闹起了不愉快。

起因是我家阳台的瓷砖地上出现了大滩的鸟粪。乒乓球大小,白而稀的一滩,擦了又出现。经过几天悄悄观察,我发现是那只公乌鸫干的。它每天中午时分前来,站在阳台栏杆上,“吉吉吉——”响亮地叫几声,然后轻松地飞走。它走后,阳台上留下一滩稀屎。

虽然我喜欢乌鸫的歌声,但无法忍受阳台上的稀屎,我要驱逐它!我模仿农民在地里安放稻草人的招数,在阳台栏杆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彩布条。然而,这并不影响那只乌鸫的情绪,它依然每天定时前来“出恭”。

我忍无可忍。在一个周末,准备了一根竹竿,躲在房间里候着它。它刚发出半声“吉—”,我立刻拍打着门框大声呵斥:“去去去!”并冲出去站在阳台上宣示主权。它果然吓了一大跳,“嗖”地飞走了。

我想它知道了我的不高兴,应该自省了。然而,我错了。事态向着我不希望的严重方向发展。它开始频繁地来阳台拉稀了,并每每以洪亮的叫声提醒我它来了。等我赶出去,它便大声欢叫着飞走,“吉吉吉——”声音放肆而快乐,像是一个孩子恶作剧成功后的坏笑。阳台上到处是不堪入目的稀鸟粪。

和乌鸫较量了几日,明显处于下风,无奈上网搜寻办法。这一看,乐了,和我有相似烦恼的人不少。有个人说他驱赶了一次乌鸫,乌鸫在他阳台拉了一年半的屎。某家的猫隔窗招惹了乌鸫,乌鸫就一天几次来甩屎在那人家的窗户上,一甩一大滩,“屎那个叫稀,一擦糊一窗户。”还有一个人说,只要他出门,一只乌鸫就飞冲过来准确地扔一泡稀屎在他头上,与别人同行,只命中他。拉屎算什么,乌鸫还要啄人!某只乌鸫见不得光头的人,见到就俯冲下来猛啄一口。一个孩子出门老是被啄,最后被迫打伞进出,乌鸫都要冲下来愤愤地啄几口雨伞。专家分析,乌鸫喷屎或啄人,是因为人先招惹了它,或者它认为自己受到了打扰或威胁,就采取报复性攻击行为,尤其是春天孵卵季节,更容易受刺激。乌鸫的记忆力超强,复仇心超强。乌鸫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最后,我选择听从专家的建议,对乌鸫的攻击不予还击,让它的仇恨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忘。我尽量不出现在阳台,阳台上的乌鸫稀屎,果然慢慢消失了。

和乌鸫斗智斗勇一场,加深了对乌鸫的认知和喜爱。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在诗歌《十三种看乌鸫的方式》中说:

“我不知道更喜欢哪个,

歌唱的美

或者暗示的美,

鸣叫时的乌鸫

或者鸣叫之后。”

我想了想,我喜欢它的所有吧,这神奇的家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