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莽子阿军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李建根

村头的长坡不知何时成了孩子们学骑自行车的地方。他们常三五成群,在坡上学习滑行。学得快的,推着车龙头一冲,双腿一蹬,屁股坐上车座就往坡下滑去。有些矮个的还没车身高,就在熟手的帮助下稳住车身,来回找感觉。

这天,莽子阿军也来长坡学骑车。阿军已20岁出头,在村里人的口中,他脑壳有问题。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小孩,父辈就爱说“你不多读点书,就会像莽子阿军一样”。其实莽子阿军以前并不莽,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不听话,被他老娘顺手拿起木棍打莽的。村里老人们劝诫年轻夫妻的话也变成“你狠心打娃儿嘛,打得跟莽子阿军一样就安逸了”。从此,莽子阿军成了小孩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尽管家长经常提起莽子阿军,但小孩们却很少找他玩,一来他年纪要大一轮,和他玩不到一块去;二来他老娘要强,谁的庄稼地挨着她都会被“侵占”,村里修的土路经过她家门外那一段都要比别处窄一些,大人也不愿小孩去他家。

但这天,莽子阿军也来学骑车。他体形高大,不用练滑行,两腿着地,坐在车座上就能往前移动。莽子阿军慢慢找到平衡点,偏偏倒倒便能骑走了。没有多久,他骑着骑着就开始往长坡下冲。小孩们都停下来,让出路,歪坐在一旁,见莽子阿军冲到了半坡,便一起吆喝:“捏前刹,莽子阿军快捏前刹。”他使劲一捏,前车轮瞬间停住,车身突然前倾。“轰”的一声,他一个腾身翻起,狠狠地摔到长坡下的田坝里,满脸是泥,四肢淤青。孩子们见状放声大笑。莽子阿军翻身起来,自言自语道:“我怎么一刹就翻了?”

从25岁那年起,莽子阿军离开家乡好几年。出走那天,莽子阿军和他老娘吵了一架,他父亲拿起木棍准备好好教训他一顿。没想到,莽子阿军突然冲出家门,从田边小路跑进山里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啥子。在孩子们的生活里,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谁也没有再提过莽子阿军。

几年后的一天,村口出现了一个城里人模样的年轻人,梳着背背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牛仔服,骑着车载着两大包东西往莽子阿军家里去。刚开始,大家都在猜是谁家小子。直到有小孩追在他身后,大声喊“莽子阿军回来了,莽子阿军回来了。”村民一听,笑说:“原来是那个莽子阿军嗦。”

到了家门口,莽子阿军就杵在那里,没有马上进去。前几天,他父亲翻修了房子,砍了几棵树,阿军回到家时,他老娘正在砍着树桠,阿军就远远地望着老娘不吱声。回来这几天,他老娘问他这几年在外面干了些啥,他也不吱声,反正家里有活他就干。有人发现,村里谁家有事要搭把手,即使没有人喊,也能见到莽子阿军的身影,只是他帮完就走,从不留下来吃一顿饭。有人说:“莽子阿军力气大,下力活可以找他。”

没多久,村里开始集资修石子路,路面需拓宽,准备最后做莽子阿军老娘的工作。村干部正发愁时,只见莽子阿军把他家那份钱拿来放在了办公桌上。“钱交了,相当于同意拓宽路了!”村干部大喜,也没问原因,直说,“这个莽子阿军可以哦,硬是看不出来。”

资金到位,村民都点了头,开始修路。几辆货车来来回回运石料。那天,一辆货车在长坡上卸料,没想到几块大石头顺着坡就往下滚。司机慌了神,大喊:“完了,坡下有个娃娃。”就在那一刻,一个人影冲了上去。附近的村民赶到,合力搬开了石头,只见那人躬着身一动不动,挡在娃娃身上。家长赶紧把孩子拖出来,从上到下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发现孩子没受伤。这时有人喊:“是莽子阿军!救人的是莽子……”“咦,怎么不吱一声?”几个气力大的村民赶紧把莽子阿军抬到村卫生室。等他老娘赶来时,莽子阿军已经没了气,医生说石头打中了他要害。莽子阿军的老娘一下就瘫倒在地,两个人扶都扶不住。村民都等着她哭出来,但她半天都没吱一声,就一直坐着。过了好大一会儿,莽子阿军老娘突然捶胸大哭道:“早晓得我就不听你这个莽子的,不答应你出钱修路,你就……”

下葬那天,突然下起了雨,村里老人们说:“天老爷都在为这个莽子阿军哭。”

一年后,路修成那天,村民在长坡的路旁竖了块大石碑,写着:好人阿军。

后来,村民再不说阿军是莽子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