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的师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唐嘉泽

刘思纵是我的师父,邓崇辉是我的师父,杨国友是我的师父……在我人生成长历程中,给予我帮助、赐予我力量的好多好多人,是我的师父……他们有着共同的一点:教我做事、励我做人。

这里我就说说我对师父杨国友的那份敬重和感激。

还是从那天师父的手被狠狠地伤了一刀说起吧。半月前,在一份特殊的工作中,看似笨拙的刀片却狠狠地在师父的手上“咬了一口”。我就在现场,近在咫尺,瞬间张开的一条大口子,让在场的人着实惊了一跳。在去医院的路上,师父紧紧地用另一只手摁住伤口,嘴上却依然如常爽朗地笑着,这是他一贯的性情。缝合了5针,医生说师父是糖尿病患者,愈合时间要长很多,但无大碍。我悬着的心慢慢踏实下来。

师父很给力。

十二年前,我还是一名辅警,跟随崇辉师父在局政办室从事一些文字方面的辅助性工作。记得那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崇辉师父让我写了一篇现在看来根本算不上简报,甚至连信息都算不上的大半页文字。我着实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自认为完美无瑕。当时思纵师父是局办公室主任,我信心满满地递给他审签,他看了不到10秒钟,抬头看着我,那眼神我至今难忘,莫法形容。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之后的可谓是一气呵成的动作,更是把我吓成了木鱼:一页纸半页文字被揉团、撕碎,扔到了地上。时任副主任的国友师父就坐在他的对面,应该也因他当时的坏心情吃了一惊。我站在一旁,进退不是,很是难堪。幸亏国友师父的一句“不要慌,你过来”替我解了围。我绕过办公桌,战战兢兢地走到他那边。他拿出一页纸,一字一句给我罗列了提纲,又一条一条教我该装进哪些内容……当时,我的心完全被他的一举一动感动了。今天,我承认当时我是带着难以言说的感激从他们办公室里走出来的。

师父很认真。

九年前,我从乡镇派出所调到指挥中心,从此走上了几乎职业化的公安文宣工作之路。后来我才知道,是师父在领导面前“磨嘴皮”“耍手段”硬把我要来的。这一干,就快要凑成两位数的年份了。记得大概三四年前,我的一篇稿子在局里还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甚至其中的几句排比结构的语句还被时任局长引用到了在调离时干部大会上的即兴发言中。在那篇文章中,我也淡淡地提到过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我到指挥中心报到的当天,师父很认真地对我说:“到了指挥中心工作,要努力学。但真正要学会干活,我要先送你两个字‘加班’。”说实话,当时我就愣了,心想:我从派出所调局机关,最大的诱惑其实就是不上夜班,这下竟变成“加班”了。

从那以后,师父给我压了很重的担子,常态性的加班也真真正正变成了现实。在起初的一段日子,师父总是陪着我加班,手把手地教我。从文章的总体架构到纹理思路、从立意选材到字句斟酌,师父也从起初伴读陪学慢慢到满怀信任。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师父随时都站在我的身后,眼神也慢慢从期望变成信任再变成赞许。当然,那段时间我也独享了很多师父的恩惠。从现在看来,也正是当时师父的认真,成就了我今天在本单位公安文宣工作中的一席之地。

师父很重情。

我印象中,应该是2010年的冬天,师父突然病倒了。一大早,刚进办公室,师父的一位挚友给我来了电话。我拉上同办公室的吴姐赶到医院。当时,医院可谓是“患满为患”,师父被安排住在过道里的临时铺位,备受“两头灌风”的折磨。很快,大伟、勇刚都到了,我们向医生了解了情况,医生的一句“赶快转院吧,病人可能是……”对于他本身职业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话,对我们来说却是晴天霹雳。因为师父在局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单位马上安排了专车,还专门安排勇刚到省城医院陪护。随着送师父去省城的车越离越远,直至消失在视野中,我们的心却越发紧张起来。一天、两天、三天……勇刚终于来电话了:师父的病情是被我们当地误诊了,但也需要住院治疗。我们悬着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师父在医院的日子,整个办公室一下子就没了主心骨,瞬间乱成了一锅粥。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办公室所有人居然都报名要去省城,要去看看师父。到了省城医院门口,我大吼一声:国友老哥,我来看你了!刚下电梯,还没到病房,就远远地听到师父打雷似的声音,他又在数落师娘了。

当我们齐刷刷地出现在门口,他“嗖”的一下蹭起来:“哎呀,你们终于走拢了,想死我了!”听师娘讲,师父晓得当天我们要来,特意要求护士提前了近两个小时打吊针,并调快了点滴的速度,还特意换上了一身笔挺的红衣服。师父自住院以来第一次走出医院大门,一定要陪我们到外面下一顿馆子。家在省城的同事两口子专门在市中心的一家颇上档次的餐厅安排了丰盛的午饭。餐厅门口,大家看着依旧精神抖擞的师父,都一起欢呼起来,就连平日里最腼腆的娜娃也忍不住大声呐喊。我知道这是大家对师父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敬重。当然,我对师父的另一个很不礼貌但自觉亲近、他也乐意接受的称呼“国友老哥”,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叫开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