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百姓故事奏时代强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近年来,熟悉昌江区的人都说,“昌江区干部群众精气神更足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提振精气神,关键在学习,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小故事,大道理;接地气,有底气。昌江区委宣传部主动作为,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育主阵地建设,聚焦基层理论宣讲,创新形式方法,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开展基层宣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在景德镇市率先成立“最美故事在身边”昌江百姓宣讲团,把话筒交给百姓,让群众走上讲台,深入全区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身边百姓故事,褒扬身边凡人善举,树立学习典范榜样,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弘扬主旋律、传递真善美,激发热爱昌江、建设昌江、奉献昌江的“精气神”,凝聚奋发前进的强大正能量。

历经近一年的筹备、打磨和反复润色,2018年4月28日,昌江百姓宣讲团举行了首场宣讲,领导点赞、听众感动,百姓宣讲团首秀取得圆满成功,在全区上下引发热烈反响,好评如潮。《老袁的菜地》中一句“别忘了你是一名共产党员”,让许多党员顿然警醒;《老赖的克星》以基层法院执行庭干警的故事,鲜活展示了依法治国的伟大成就,让基层群众为之一振。一位基层群众说,这些故事听得进去,心里觉的很温暖、很感动。

至今,百姓宣讲团已组织30余场宣讲,现场听众上万人次。近8个月的时间里,百姓宣讲团的足迹遍布昌江区乡镇街道、机关部门、企业学校,从座无虚席的礼堂,到山区的农家院落,梦想的声音走进了社区、走进了乡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一路上,宣讲员用真情传递梦想、用热忱融化心灵,将动人的故事、时代的正能量撒播到人民群众中,美丽昌江处处展现新气象、新风貌,全区上下正在掀起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魅力昌江新篇章的热潮。

百姓宣讲团,接地气

基层宣讲,贵在实。必须适应基层群众的特点,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转换话语体系、增强宣传效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承接地气,宣讲才能有底气。只有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才能记得牢、用得上,入脑入心。

长期以来,基层宣讲一直是理论宣讲的一个难题,甚至是瓶颈,难就难在,要将艰涩、枯燥的理论文章转化为生动直白的百姓语言,这是基层宣讲的一个挑战。

基层宣讲,一定要沉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扎根基层。

昌江百姓宣讲团,正是理论宣讲扎根基层的范例:素材来自基层,主人公来自基层,大多为群众推荐,有名有姓,都是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宣讲员也来自基层,来自全区各行各业,他们中有人民教师、有法官检察官,也有社区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官,他们和大多数听众一样,都是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作者。他们讲的事情都很小,很平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的真心话、真感情,却蕴含着激人奋进、感人至深的巨大力量,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通过宣讲员们的娓娓道来,没有煽情的渲染,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喊口号、讲大道理,却句句打动人心。宣讲员语言朴实,甚至还夹杂着本地方言,群众听来生动、亲切,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瞬间,隔阂被融化、距离被拉近,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

百姓宣讲团,聚人气

基层宣讲,人气是关键,直白一点,你愿意讲,也要老百姓愿意听,否则就是白忙一场。

发动群众参与,传统的行政命令“填鸭式”宣讲已不合时宜。昌江区委宣传部针对百姓宣讲团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征集故事线索,定期发布宣讲通告,效仿电影海报等宣传手法,告明时间地点和宣讲故事,并注重故事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收到良好效果。场场宣讲,场场爆满,掌声不绝。

为确保基层宣讲活动的效果能够落到实处,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昌江百姓宣讲团采用不同的宣讲方式,如针对年纪大的党员群众,宣讲员在宣讲时便多用方言、俗语,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政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针对年轻的群体,则积极利用网络与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宣讲。

百姓宣讲团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采用现场宣讲、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融入音乐、旁白,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同生动活泼的百姓故事相结合,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使宣讲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真正做到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

为保证宣讲质量,百姓宣讲团在全区范围内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专业创作团队,对故事素材进行打磨、润色。同时,还聘请专业人员,从仪表、吐字、发音等方面对宣讲员进行专业培训,展现昌江人新时代新形象。

百姓宣讲团还发动群众的力量,倾听群众声音、集聚百姓智慧,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故事素材和线索,选取在群众中口碑好、德才兼备的榜样和楷模,让他们成为宣讲故事的主人公,传播满满的正能量。

30余场宣讲,场场都是听众爆满,在欢笑和感动中,台上台下的参与者都受益匪浅。台上,宣讲员们收获了掌声和认可;台下,听众们沉淀了内心,坚定了梦想。

百姓宣讲团,扬正气

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宣讲,昌江百姓宣讲团着重聚焦“身边故事”,褒扬凡人善举,奏响时代强音,传递满满正能量。

“百姓宣讲不是英模事迹报告会、不是经验交流会,更不是文艺表演。讲的都是咱老百姓的事,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与敬仰。”这是一位聆听了多场宣讲后的基层群众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多数听众的心声。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宣讲故事中,有不同的主人公,有社区“小巷总理”,有执勤交警,有普通的乡村干部,也有爱岗敬业的道德模范,更有见义勇为的救人英雄,他们身上有着平凡人的百姓气息,也有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打动人心。从宣讲者的故事中,双创双修、城乡环境大整治、复兴陶瓷文化、打击老赖、建设诚信司法、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爱留守儿童这些昌江时代重任,桩桩件件落实在老百姓的实际行动里,每个故事如同一个个音符,共同串起新时代这曲宏大的凯歌。

想要打动听众,先要打动自己。宣讲员黄灵慧这样说道:作为宣讲员,给老百姓宣讲的都是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每一次宣讲,看到听众流下感动泪水,我心里也很欣慰,因为他们走进了我的故事,我故事主人公的故事也走进了他们的心灵,让我觉得我的宣讲很有意义,很有收获。

创新的理论宣讲形式,打动了听众,也引发了各界关注,省市媒体记者纷至沓来、聚焦报道,并总结经验做法,积极对外宣传报道,让昌江百姓宣讲团声名远播,探索理论宣讲形式、打造特色宣讲品牌走出了第一步。

百姓宣讲作为理论宣传的一种创新形式,把话筒交给百姓,让群众站上讲台,通过真人、真事、真心话,讲述真实故事,用群众语言传播党的声音,讴歌平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展示基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是实现主流文化价值共建共享的平民舞台,是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百姓宣讲团,讲述百姓故事,展示昌江形象,诠释时代精神,见证中国梦想。大道理,小道理,打通群众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才是真道理。未来,昌江百姓宣讲团还将继续深入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军营,讲述新时代新思想、新昌江新奋斗背景下的生动故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昌江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展现新时代昌江人新面貌,展示新时代昌江人新作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