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军窑创立于1989年,公司董事长熊建军先生家学渊博,祖上专为清代康、雍、乾三朝官窑烧瓷,并成为享誉世界的“熊窑”。熊建军系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师,1989年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职业中专,毕业后一直从事古瓷仿制及研究工作。曾发表过多篇理论研究论文,其论文深受收藏人士的大力追捧。1998年,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珐琅彩瓷古法制作工艺。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揭开被誉为彩瓷皇后的珐琅彩瓷神秘面纱,被誉为“中国彩瓷第一人”,也是唯一国家权威认定的掌握珐琅彩瓷传统古法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熊建军窑是享誉中国艺术界、收藏界的陶瓷品牌,有着“当代官窑”、“新时代下的官窑”美誉。2010年,被评选为“当代十大名窑”;2014年,更被选定为“国家用瓷指定生产单位”。
熊建军窑的发展历史印证着当代中国珐琅彩瓷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代表着珐琅彩瓷在当代的发展历程。
1998年,熊建军窑便开始研究复原彩瓷皇后“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历经八年,焚膏继晷,殚精竭虑,创始人熊建军更是几近破产,终于在2005年完全复原宫廷珐琅彩瓷制作工艺,为世界称颂。
此后,熊建军窑又相继在宫廷粉彩技艺、宫廷青花技艺、宫廷颜色釉制瓷技艺方面继续攻关,烧制了一系列代表景德镇制瓷水准的粉彩瓷、青花瓷、颜色釉瓷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创烧出了一系列代表当今时代工艺的陶瓷作品。
无论是国礼瓷、仿古用瓷还是当代艺术瓷以及日用瓷,熊建军窑本着“传承文化、传承工艺、传承价值”的宗旨,依据扎实的文化艺术基础、出色的陶瓷制作工艺、专业的人才团队,共同来传达品牌的价值。
〈
〈
〈
传承文化
泱泱中华,瓷器为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也是当今全世界唯一未曾断代的文化,她傲然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点亮历史,映出未来。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自新石器时代早期伊始,陶瓷发展至今已历“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八个朝代,共两千余年。这两千多年来,对于陶瓷而言,每一代皆有每一代的风格和特色,又持续发展。
唐代有开拓创新的气魄,豪迈求进的性格,所以产生了唐三彩。宋代以“文”治国,以道教为国之“上教”,大道至简,宛若天成,是宋代陶瓷的一个特点。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在蓝天与白云之下,驰骋天下,豪气干云,龙纹矫健威风,大气涌现。民族的文化特色使青花瓷产生。明代开始,多民族的国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讲究以画体现人,以画寓意,斗彩、五彩瓷产生。清朝是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朝代,融合了满蒙文化的剽悍骁勇,汉族文化的温和仁厚,所以其陶瓷作品百花齐放,汇聚了各民族的特色,清康熙青花万寿纹尊、珐琅彩松竹梅图橄榄瓶、各种釉彩大瓶、吉庆有余镂空转心瓶等大放光彩。
陶瓷因中国文化而生,也为传承中国文化而存。熊建军窑自1989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传承文化”为企业发展的灵魂。熊建军窑制作的一系列陶瓷作品,包括国家用瓷、艺术用瓷、生活瓷,皆是充满文化气息的作品,足以传达出中国文化之魅力。
〈
〈
〈
传承工艺
中国陶瓷技艺,世界之最!千年传承,至今几何!
工艺传承最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没有愿意默默奉献的人,如果传承人不具备匠心,如果传承人不具备情怀,中国陶瓷技艺何以推陈出新,发展至今?
熊建军窑中心位置是御瓷坊和御泥坊,主要负责瓷胎制作,均设置有完整的“拉坯、利坯、修坯、晒坯”等工作区域。御瓷坊与御泥坊沿用景德镇传统建筑特色,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交相融合。屋宇环抱天井,构成“四水归堂”布局,以应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较大而空旷的天井院落,阳光充足,可供日常晒坯。
在御瓷坊旁边是熊建军窑专属画室,此外,也是熊建军窑人才孵化培养基地。熊建军窑已经构建了完整的陶瓷人才发掘、培养、提升机制,在这里完成了众多的熊窑精美作品,安静、舒适的氛围,为画师们提供最好的创作条件。
熊建军窑成功复原并建成了明代葫芦窑和清代镇窑,力图以传统柴窑烧制方式造办出最完美的陶瓷作品。熊建军还配备了办公大楼、生活用瓷生产大楼、官窑艺术博物馆、御瓷园等一系列官窑建筑群。从官窑研究、官窑陶瓷生产到陶瓷营销一应俱全。
正是因为熊建军窑对环境、设施、工艺、匠师、生产的严格要求,才得以复原了御窑厂古法七十二道制瓷工序,这是对景德镇千年制瓷工艺的传承,更是发扬。
〈
〈
〈
传承价值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手上,夜以继日,兢兢业业,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国宝级陶瓷作品。这些陶瓷作品每一件的价值皆在千万甚至亿元以上。
熊建军窑自成立以来,推出了多款重量级的珐琅彩巨作。自1998年起,熊建军历经八年时间成功复原珐琅彩瓷以来,先后被中央电视台10套《人物》、中央电视台2套《财富故事会》、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进科学》、中央电视台10套《讲述》、日本朝日电视台《中国神秘纪行》、人民网等中外各大媒体做专题采访报道。
数代匠人的传承不息,方让国宝级陶瓷作品呈现在当代人的眼前。熊建军窑出自明清,更胜明清,其陶瓷作品在未来也必定是“今日的国宝级陶瓷作品”。
●2006年,熊建军作品《宫廷八景》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银奖。同一年,熊建军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共同仿制清代鼎盛时期皇家官窑瓷器20个品种,并永久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2009年,熊建军作品《中华甲子鼎》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珍藏。2010年12月,熊建军窑被评选中国当代十大名窑,成为景德镇唯一入选的名窑。
●2011年荣获景德镇最具影响力仿古瓷品牌。
●2011年10月31日,熊建军创作的作品《永久和平》、《友谊长存》两件珐琅彩瓷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奥地利总统,并永久珍藏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见证中奥两国的深厚友谊。
●2012年,熊建军窑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中国珐琅技艺的两代代表性大师张同禄与熊建军,历时两年创作《吉祥中国》珐琅尊,最终完成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首度跨界联合的巅峰巨作。
●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和熊建军跨界合作的作品《四海升平》珐琅尊,完美地展现景泰蓝艺术与珐琅彩艺术的结合,成为经典国瓷,享誉世界。
●2014年,熊建军7件珐琅彩精品艺术陶瓷进入北京APEC会议用瓷。
●2015年,熊窑品牌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2016年,熊建军作品《福禄万代》在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熊建军作品《国瓷锦绣前程珐琅彩大圆盘》和《才华盛世珐琅尊》在“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国匠杯’评选”中分别荣获金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