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这里可以感知陶瓷文化的印记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知名华人艺术家曹俊谈景德镇

“妙笔精功留墨宝,高怀雅量结瓷缘。”这是2015年8月,知名华人艺术家曹俊第一次来皇窑时题写的楹联。时隔4年,曹俊再次踏上景德镇这片热土,来到皇窑景区进行他心仪已久的创作。

曹俊,生于江苏泰州,现居美国纽约,是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席,曾被联合国誉为“影响世界的华人艺术大家”。曹俊分别在巴黎卢浮宫、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新西兰国会、新西兰布鲁斯梅森中心等地办过画展。2013年“空间系列”作品获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美术大展金奖。2014年10月24日,曹俊作品《寻梦空间》随中国嫦娥号“登月”。他的多幅作品还被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收藏。

今年2月4日至6月3日,美国波士顿学院博物馆为曹俊举办个展。波士顿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展出的均是欧美如保罗·克利、波洛克等已故世界级大师的作品,这是该馆首次为在世艺术家办展,也是美国首次由博物馆承担包括展览、国际研讨会、文集出版、作品保险等一切费用的个展。这对一位华人艺术家来说是莫大的荣幸。这次展览的推出,使曹俊成为2018年春美国博物馆界与艺术界的热搜词。

展览一结束,曹俊就赶来景德镇,这是他在2015年后第二次来皇窑。曹俊在皇窑宽敞的创作室里,全神贯注地创作了一幅青花瓷板《礼佛图》。这幅瓷板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而又生动,乍一看是一块巨石巍然耸立,细一瞅却是一尊大佛微笑而立,一只鳜鱼虔诚地向佛而游,场景感人,不由得令人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曹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与他交谈会觉得很轻松。他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学者,又是一个颇有风范的艺术家。他深情地对我们说,“作为一个从事绘画、美术的华人艺术家,可能一辈子不碰雕塑,但没法绕开瓷器。因为,瓷器是中国国粹,无论是水墨画还是其他国画元素都能移植到瓷器上。”曹俊还透露,洛克菲勒家族博物馆是自己的收藏家,也是合作伙伴。几天前,他曾在和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视频时,向他展示了景德镇皇窑景区的一些场景,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看了以后非常兴奋、非常开心,也希望有一天能来皇窑参与创作。曹俊说:“我让他来,就是想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推介给他,推介给欧美主流社会。”

这次来景德镇,曹俊感触最深的是对景德镇的一种眷恋。他说:“我对景德镇非常有感情。从上海过来时,印象中还是四年前的样子,但四年前景德镇的市容市貌让人不免有些落差。而这次来,景德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美了,很适宜人居。我一路问,到酒店问,见谁都问,不停地问,景德镇怎么变得这么美?他们都高兴地对我说,这几年,景德镇确实变化很大,变得特别漂亮。短短四年,变化这样大,景德镇人的速度、质量和创造力真不可思议,我真为景德镇人骄傲。”

曹俊说,我要尽自己所能把这漂亮美丽、配得上她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推介出去,让更多西方主流的人来了解她,观赏她,让他们像我一样爱上景德镇。上次来景德镇,曾有朋友建议我在这里住段时间,但我根本没想过,那个环境怎么住?可这么短的时间,景德镇从软件到硬件变化这么大,而且景德镇人的精神面貌特别昂扬向上,很快乐,有成就感。尤其让我欣喜的是,我的好友黄云鹏老师当初的规划也已变成现实。她是景德镇的名片,现在更像是景德镇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我想不仅属于景德镇,也属于中国。皇窑把中国陶瓷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晰,这种梳理是非常有层次的。到这里来不仅能动手画画,更能系统感知中国陶瓷的文化印记。

在与我们的交流中,听说不久后将有几百个美国学生会来皇窑游学,曹俊听后很高兴,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份对文化的期待,到景德镇来进行文化碰撞的,皇窑可以让我们带回中国文化的符号,也可以带回自己创作的瓷器作品,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文化推介。这不仅对景德镇,而且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宣传,都是很有意义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