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8年“瓷都最美警察”提名人事迹简介(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陈国龙,男,1988年5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浮梁县公安刑警大队侦查员。

2016年6月下旬,刚刚侦破完故意杀人案和抢劫案,并且马上要当父亲的陈国龙本想多陪陪妻子和家人,但一封举报信还是让这位刑警的希望落空了。

2017年6月,有人举报湘湖镇双凤村等地有大片土地被非法开挖推平。面对这一情况,县局迅速成立专案组,陈国龙被紧急抽调到该小组内。在办案过程中,陈国龙一方面发挥自身刑侦侦查本领,排除困难干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此案属经侦范畴,以往对付歹徒的刑侦手段大多都不适用,陈国龙只能一边请教一边借鉴其他案例来开展工作。就这样白天上门取证,夜晚整理材料熟悉法律法规到深夜,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6月25日,刚刚当上父亲才3天的陈国龙主动放弃假期,再次全身心投入到案件中。通过前期大量取证排查,并结合自身多年刑侦追逃经历,在2017年7月中旬,相继将嫌疑人张某、彭某抓获归案,并迫使另一名嫌疑人向公安机关投案。

从警八年,陈国龙多次被市、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受市公安局嘉奖三次,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自2014年从事刑侦侦查工作以来,破获刑事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其中抓获潜逃19年的命案逃犯1名),挽回损失数百万元。荣获“浮梁县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浮梁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所侦办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被评为“浮梁县首届十大法治事件”。

陈磊,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乐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2004年,陈磊刚参加工作公安就被分配到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中,陈磊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防控、打击、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在实现辖区“案发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2年间,调解纠纷千余件,并成功破获“接渡飞车抢夺案”等许多现行犯罪案件。

破案就是陈磊当警察的初心。2016年,陈磊主动请缨,申请参加刑警工作并获组织批准。他通过自购法律法规、刑事侦查等方面书籍,不断提升自我业务水平,工作中兢兢业业,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从警,认认真真干事”。

2016年8月10日凌晨,一名刘姓男子拨打110报警电话,称自己杀了四人,并扬言已经在出逃当中。当时正在打击“两抢一盗”行动中的陈磊接到警情后立马行动,通过与刘某保持通话,了解到刘某的具体位置,并在电话中不断安抚刘某情绪,以防刘某因情绪失控再次做出伤害自身及他人的行为。从接到指令到到达刘某所在地,近60公里路程,陈磊只用了40分钟,并成功在德兴南墩村大桥附近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成功破获了“8·9名口特大故意杀人案”。

从警14年,陈磊凭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乐平市公安局“十佳”民警,受景德镇市、乐平市公安局个人嘉奖七次,获得景德镇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及乐平市首届“青年五四个人奖章”。

冯俊珏,男,1983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8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双田派出所副所长。

冯俊珏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基层,先后在乐平市十里岗派出所、双田派出所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一年总有一百多个日夜无法归家。

2015年11月,冯俊珏被确诊为胃癌,所领导和家人合力将他送往上海长征医院进行治疗,所幸手术比较成功。术后医生要求冯俊珏静养半年,且不能提10公斤以上物件。

2016年1月,静养仅两个月的冯俊珏因为每日心心念念的都是辖区四万八千名群众,便主动要求上班,也因此被人戏称为“拼命三郎”。就在冯俊珏刚刚上岗没几天,辖区内就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为尽快抓住犯罪分子,冯俊珏带领所民警连续加班十多天,为调取线索,往返南昌、九江等地1000多公里,最终锁定了以嫌疑人周某为首的挖掘机主板盗窃团伙,为群众挽回损失10余万元。

你要问冯俊珏当下流行什么他不一定知道,但你要问他辖区内哪个村哪一户、村民之间的情况,他一定如数家珍。2017年6月,家住双田镇官冲坞村的汪某与王某发生纠纷,并致汪某受伤。赶到现场后,冯俊珏立即送伤者前往治疗,事后更是与两家人进行约谈,认真听取双方诉求,仔细给双方分析情况,从根本上让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握手言和。

从警10年间,冯俊珏先后被评为“景德镇市优秀人民警察”、“乐平市政法工作十佳先进个人”、“乐平市十佳责任区民警”三次,受景德镇市公安局嘉奖三次、受乐平市公安局嘉奖六次。

高磊,男,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5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珠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刑警,高磊深知刑侦只有通过点滴细致工作、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奠定打胜仗的基础。作为副大队长,他既当指挥员,又当侦查员。一年3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不是颠簸在追逃的路上,就是在埋头阅读陈年案卷,分析案件相关数据。

参加刑侦工作12年来,高磊参加并侦破各类刑事案件700余起,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百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百万余元。在工作中,高磊不忘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摸索现代新型科技手段,把原来的“攻坚战”迅速转化为“信息战”,并在学习摸索中掌握了一套新型追逃技战法,运用到工作中成绩斐然:2012年,先后远赴湖北及河南抓获陈某、何某两名故意杀人的命案逃犯;2013年,将潜逃10年的涉枪涉暴命案逃犯汪某抓捕归案;2014年,成功抓获潜逃12年以上命案逃犯7名;2017年“赣剑”行动开展后,成功抓获潜逃23年的命案逃犯施某和潜逃18年的命案逃犯聂某。

随着一个个命案逃犯的落网,高磊也赢来了许多的赞誉。因为追逃工作贡献突出,连年被评为市局、分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被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二等功奖章,还荣获“全市打击两抢一盗先进个人”、“全省追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市总工会授予“2013年度五一劳动奖章”。工作之余,高磊还热衷公益,仅2017年就为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助力寻亲、寻人200余次,成功为多个家庭实现团圆梦。

黄艳清,女,197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1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指导大队副大队长。

黄艳清因两个身份而被外界熟知:一是《瓷都公安》电视栏目主持人,二是公安“健步走”活动组织实施者。在数年担任《瓷都公安》电视栏目主持人、编导过程中,黄艳清利用各类媒介宣传公安工作,在各级媒体发表百余篇文章,先后撰写的《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街面侵财性犯罪》《大型活动安保:心血和汗水凝成平安》《推进四防一体化建设,构建治安大防控格局——景德镇市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等多篇文章被刊登发表。

2015年,一个“能否将喜爱散步的警民组织起来,利用工作之余的健步走,提高街面见警率,从而预防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的设想在市局被提出,并交由黄艳清负责。最初,如何调动警民积极性参与、活动怎么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让黄艳清毫无头绪。通过不断探索改进,最终在2016年春,通过建立微信群、以点带面整合资源的方式,30余支“健步走”小分队建立,并拥有成员2000余人。由于“健步走”影响力逐渐扩大,2018年3月23日,一场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名为“健步走、美生活、护平安”活动启动,同时建立了122支企事业单位以及40余支公安局组建的“健步走”分队,遍布城区主要道路。

黄艳清做事兢兢业业、遇事不怕困苦的精神也为她赢得了许多荣誉,入警17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市公安局嘉奖九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专项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蒋环军,男,198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景德镇市昌江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

2015年8月,蒋环军在整理当月所破获的四起吸毒案件卷宗时,发现四起案件嫌疑人交代的吸食毒品都来源于一名外号叫“波波”的男子。他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大队,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并上报省厅,确立为“刘某、刘某某等贩毒毒品团伙”为省级目标案。同年9月破获此案,刑事拘留8人,缴获毒品麻果近万粒。

2017年3月,蒋环军在整理吸毒人员档案时发现,一起专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郑某近期可能运输毒品到景德镇进行贩卖。该团伙网络结构严密,成员众多且层级复杂。为全面掌控该毒贩团伙的层级结构、活动轨迹和犯罪事实,专案组随即对郑某贩毒团伙的4名主要成员和7名下线人员开展深入调查。经过侦查,充分掌握了该毒品贩卖团伙的运毒渠道和销售网络后,蒋环军立即上报组织,并按照指示专门成立专案组,于4月28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郑某。之后,通过对郑某的审讯,成功掌握了郑某同伙——省级目标人物立早章及上线冯某的基本情况,并于7月成功将二人抓捕归案,同时为广东警方捣毁制毒窝点提供了重要情报。

蒋环军自2014年开始从事禁毒工作,虽然刚过而立之年,但先后从事过特警、刑侦工作,参与破获各类案件60多起,抓获犯罪人员150余人。由于工作出色,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先后被授予“全省禁毒先进个人”、“全省公安机关缉毒破案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宏飞,男,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2005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景德镇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勤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曾服役于我国驻港部队,并于2005年加入警队,成为我市首批特警队员,有着“瓷都枪王”称号的特警队员李宏飞,是公安部全国警务保障专家中的武器装备技术和武器装备管理双专家,也是科学技术部全国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同时也是两家轻武器研究所设计技术顾问。

2012年7月,李宏飞参加上海警察学校特警类国家教案申报工作,他编撰的《特警狙击手实战应用》和《两用防弹盾牌》被列为国家特警类教案。2013年,李宏飞着手支队现有武器装备的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因为97-1防暴枪升级方案被某警用装备公司认可,受到该公司邀请进行专题研讨。同年12月与公安部指定武器生产厂家合作设计新型冲锋枪。2016年,李宏飞关于97-1防暴枪升级方案参加全国公安机关科技创新大赛,并进入决赛。2016年5月及2018年5月,李宏飞参与设计的某型枪械连续两届在北京国际警用装备展览会公安部的展台展出。2015年至今,李宏飞参与了公安部关于92式手枪改进、新型9毫米冲锋枪试验、警用武器装备使用手册编写、9毫米手枪弹试验、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对7.62毫米狙击步枪定型改进等工作20余次。

从警13年来,李宏飞的刻苦钻研不仅为奋斗在一线的警员们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为办案提供更强的可靠性,同时也先后获得瓷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省科技创新三等奖四次、全市公安机关科技创新二等奖、景德镇市公安局嘉奖和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罗明,男,198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景德镇市公安局痕迹检验工程师。

出生于警察世家的罗明从小就被父辈熏陶,大学报考选择的也是公安院校,并于2004年9月加入景德镇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一直从事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成绩斐然。

从警十几年来,罗明在刑事技术工作中不辞辛劳,共主持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776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现场180余起,现场提取手印600余枚,提取工具痕检100余个,出具检验鉴定书2165份,并担任主讲授课人为基层培训人员2000余人。

2014年6月,在乐平市塔山工业园区恒祥化工厂内,罗明通过逐一排查厂区成堆的化工产品,并经过细致的科技比对,最终协助办案人员破获了当时亚洲第一大毒品工厂案,查处了上百吨制毒半成品。

2014年8月,景德镇高新开发区多晶硅公司价值100万元还原炉电极被盗,案发现场空气中充满了强硫酸气体,恶臭难闻。就是在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环境中,罗明在现场细致勘察8小时,最终在工厂一角的下水管道内发现疑似作案人员留下的烟头,并经过实验室化验比对,最终帮助办案人员确定犯罪嫌疑人,为工厂挽回百万元损失。

多年的办案经历为罗明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在2007年至2018年11年间,参加公安部一年一度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痕迹专业全部为满意,并于2008年开始管理现场勘验信息系统,共管理案件6万余起,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受市公安局嘉奖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廖其灿,男,1991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11年进入公安消防部队服役,现任景德镇市公安消防支队乐平市公安消防大队乐平市中队排长。

出生于军人世家的廖其灿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2011年12月入伍,在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安义县大队服役,后通过部队选拔考入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景德镇市公安局消防支队乐平市公安消防大队乐平市中队,担任排长。

在学习中,廖其灿于2015年11月获得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优秀运动员”称号,2016年获得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优秀学员”称号。在工作中,廖其灿是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2017年获得江西消防总队后勤岗位练兵财务处理第四名,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2013年,在南昌某段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客运车辆与一辆大货车相撞,20多人被困。接到警情后,廖其灿与战友火速赶赴事故现场,通过勘察,发现一名男子被卡在严重变形的车体内,身受重伤,不能动弹。在战友配合下,廖其灿迅速清理被困人员周边杂物,运用金属切割器对变形车体进行破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2018年3月10日,在乐平市南河排涝站附近,一女子驾驶白色小汽车意外撞破护栏,冲下排涝站口河中,驾驶员也被困于车内无法逃生。因公驾车经过的廖其灿立即拨打119求助,并跳入河水中,一边向驾驶员喊话以稳定其情绪,一边与两名市民合力将车辆翻转过来,并成功将驾驶员救出。

入伍七年来,廖其灿指挥参与灭火救援200余起,救助被困群众近百人,在危难时刻成功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李映永,男,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专科学历,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景德镇市昌江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

1995年,还是一名巡警的李映永通过反扒工作,开始接触吸毒人员和毒品,并深深地感受到毒品对整个社会的危害。2000年,李映永正式参加禁毒工作,并于2003年加入昌江公安分局禁毒大队。18年来,李映永参与的缉毒行动从来没有失过手。同时,他还破获了景德镇市历史上第一起百克以上贩毒案,并始终保持着破获全市缴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数以及侦办涉毒案单案缴毒数量最多的记录,共缴获各类毒品50余公斤。

2014年3月,李映永破获刘某等人贩卖毒品案,缴获毒品29公斤,来福枪两支,该案是景德镇市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贩毒案。在此次行动中,李映永带领民警在高速服务区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向某和王某丽,当场从嫌疑人向某驾驶的车辆副驾驶座位上缴获毒品K粉、麻果、冰毒等各类毒品,现场缴获刘某毒资33000元,后又在南昌将同伙王某华抓获,现场缴获K粉、冰毒、麻果、摇头丸、开心粉等各类毒品以及散弹枪1支、散弹枪子弹3发、仿“六四”式手枪子弹4发。

作为区禁毒办副主任,李映永多次在辖区组织开展吸毒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并积极推动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截至目前,昌江区吸毒人员管控率已达到70%,昌江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已达到85%。在工作期间,李映永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受到上级机关表彰,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2017年获得景德镇市昌江区十大法治人物称号。

李毅,男,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景德镇市看守所二监区指导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李毅2011年调入景德镇市看守所,先后从事巡视和管教岗位工作。2012年5月,李毅开始接手对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为了做好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管理工作,李毅一方面研读书籍和有关资料,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化与军事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总结出

“五心”工作法,即真心、细心、耐心、公心和爱心。李毅从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着眼,从心理、行为、个人卫生等方面着手,严爱并举,自始至终把在押人员当成自家孩子。对“三无”人员,想办法为他们解决换洗衣物等生活问题;对爱好阅读的,为他们从网上订购相关书籍,不断发掘他们的优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同时督促其改掉缺点陋习。

在押人员汪某是一名智力发育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并有自杀倾向。李毅一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将其列为重点管控对象。一天中午,汪某突然情绪失控,用塑料袋勒脖子企图自杀,被及时发现并制止,李毅经耳目谈话、查看监控回放后得知,汪某的行为是与同监室方某之间的纠纷所致,李毅随即去了解事情原因并为双方调解,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从事公安监管工作7年来,李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默默耕耘在公安监管工作第一线,并在2017年被评为全省监管信息化应用能手,荣获全省公安监管系统“双培树”十佳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