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曲牧歌话瓷牛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是新年未到,生肖已火。2021年是牛年,岁在辛丑。生肖瓷已是满天飞:牛气冲天,“牛”转乾坤,金牛载福,属你最牛……

牛和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一蹲家守护一外出耕种,因此也最受中国人喜爱。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牛郎最后借助老牛皮才飞上天河,与织女相会,寄托了百姓朴实的愿望。郑国商人弦高用肥牛犒劳并迷惑秦军,及时向郑国通风报信,智退秦师,成功避免了一场战争和灾难,传为美谈。战国时,田单用火牛阵突破燕国的围攻,一举恢复了濒临灭国的齐国。西汉名相丙吉问牛是一个有名的典故,丙吉外出看见行人斗殴死伤而不顾,看见牛喘吐舌却停车相问。何也?因为当时天气还不太热,他怀疑牛喘是因为气候失调,节气有变,会影响农业生产。

牛是历代画家着力表现的题材。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韩滉《五牛图》,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被历代名家鉴赏收藏并钤满了印章。韩滉的弟子戴嵩也是一代名家,绘有《斗牛图》,画中两牛相斗而尾巴冲天,受到农人的质疑和嗤笑。因为按常理,牛相斗时尾巴必夹于两腿之间。大画家也有失误之时!此事被苏东坡记入《东坡志林》,入选了小学课本。当代大家李可染以画牛著称,一生爱牛好画牛,画室取名“师牛堂”,可染牛与白石虾,悲鸿马,黄胄驴,并称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陶瓷艺术自然不会错过牛这个题材。宋龙泉窑有梅子青釉牛纹盘,金代耀州窑有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盘,清外销瓷有乾隆珐琅彩芭蕉虫蝶双牛图盘和粉彩花鸟牧童人物喜乐图等。最常见的是以其表现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农业社会牛是必不可少的耕种工具,渔樵耕读为古代四大职业。自古以来农村有打春牛的习俗,代表了春耕开始,寄托对五谷丰登的期盼,瓷画有《春牛图》《春耕图》《拓荒》《浴牛》等。祝正茂的综合装饰《拓荒》,土地赭红,背景青蓝,农人、犁铧、耕牛皆白,牛昂首向天,四脚交错,显出吃劲、奋力之状。画作不重细描,极其抽象,表现出早春开荒耕种的景象。

牛也是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一个象征,诗云“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有体形健硕的水牛,有横骑牛背的牧童,有不成腔调的笛声,三者合而为一,这是古人仰羡的田园风景。作品有王怀民的《牧归图》、熊国瑞的《牧童夕归》、张志安的《桃花源里人家》,以及《水乡牧歌》《榕居图》《放牧图》等。李菊生老师的《牧归》高温颜色釉瓷瓶,绘一男童倒骑牛背,劲吹竹笛,一女童亦骑行,望着男童,脸露欣喜之状,二牛也亲热有加,并列而行相亲相近。一份童真童趣呈露无遗。

墨里陶人李文跃的粉墨彩《唐人诗意图》《江南好》《榕塘牧牛图》《牧歌——春风得意》均以牛为题材。《唐人诗意图》绘五头墨色水牛,三牛凫水,仅露头显背,二童或坐或趴于牛背之上;岸上两牛飞奔而至,意欲下水,一童跪于牛背攀扯枝叶。左侧一棵红釉大树遮垂下来,树繁叶密,占据大半个画面。左边树红土石红,右侧天白池水白,色彩鲜明,意境悠远,乡村味浓郁。《江南好》瓷板正中绘三条水牛,墨色,犄角锐利,体形健硕,四蹄腾跃,一路奔来,牛背上两儿童,一戴斗笠,一空头现刘海,周遭林木丛生,远天云山薄雾,红黑白分明。左上角题诗云:筑向岗头小小居,风来云往看徐徐。曲水溪畔牧牛归,坐听龙泉韵自如。一片闲适、悠远之意境。

相传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遥见一团紫气冉冉而至,即拜老子为师得授五千字真言。《紫气东来》《老子出关》均以此为蓝本,是陶瓷艺术家喜爱的创作题材。王安维釉上彩瓷板《紫气东来》,老子鹤发银须,身着黄道袍,横坐青牛背,目视远方,一副仙风道骨之态;一童扛轴卷、葫芦等行李,牵牛前行。上端题写《道德经》首章内容:“道,可道,非常道……”

时下正流行生肖瓷牛。大师作品限量发行,价格不菲却十分抢手,一些陶瓷企业、工艺品厂家、景漂创客参与创作,大力促销,设计大赛推波助澜,极度火爆。有陶企别出心裁,将《五牛图》的五头牛分开,绘成瓷画,分别命名为创业牛、奋斗牛、招财牛、好运牛、吉祥牛。其形惟妙惟肖,完全模仿五牛图,定然会深受市场欢迎。2020年12月初,“‘牛’气十足景德镇第四届陶瓷雕塑生肖节”在景德镇美术馆开幕,周国桢、刘远长、曹春生等大家均有作品亮相,牛雕塑姿态各异,有行有立有斗,色彩斑斓,或红或白或金,将生肖文化与瓷雕文化作了完美的诠释和演绎,让人大饱眼福。陶溪川“景漂”创客杨立前雕塑《扭转乾坤》入选展览,并获得三等奖。

相较于龙虎马羊鸡猴等生肖而言,牛纹陶瓷图案的数量显然偏少,没有形成大观。这一领域,还有待陶瓷艺术家、文创设计师们去奋力拓荒、去辛勤耕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