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说“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是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地位的界定。高端,景德镇无论是陶瓷艺术创造所达到的高度,还是自身在世界陶瓷业界所处的地位,这都足以配得上“高端”的定位;大气,景德镇从业陶开始,就不断创造大件陶瓷产品的记录。隋朝时诏造“础石”,明朝时督烧龙缸,清朝时御制皇家用器,“大”是传统。到如今,景德镇陶瓷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超万件的大花瓶,数十平方米的整块大瓷板,直径一二米的大龙缸,连“薄如纸”的薄胎碗都可以做到直径一米以上,这在其它产瓷区是绝对做不到的;上档次,任何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一件景德镇的精美瓷器作馆藏之宝,其都不敢称为世界的顶级博物馆。每年世界顶级的拍卖公司,创造单件陶瓷成交价格记录的,大多是来自景德镇的作品,一件小小的成化鸡缸杯,成交价高达人民币2.3亿元,而且这只是“前无古人”,决不是“后无来者”,只要景德镇的御窑瓷器能进入市场,这个记录分分钟被打破是一定的,因为真正的顶级御瓷是进不了市场的,而是在国家的博物馆收藏着。
第二来谈谈“白富美”,胎白、丰富、精美!这是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物质形态的定位。白,“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从唐朝的青白瓷开始就获得如此的声誉。白,胎白,这是瓷区别于陶的第一个色彩特征。景德镇的青白瓷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瓷”从“陶”氏家族彻底分家的开始;富,丰富。景德镇陶瓷的富,首要的体现在形式的丰富,圆器琢器,生活用器,包罗万象。其次,是色彩的丰富。青花粉彩新彩斗彩珐琅彩,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丰富多彩。再次,装饰艺术的丰富。国画、油画、水粉画,世界有多少艺术品种,陶瓷上就有多少种体现。最后是艺术题材的丰富。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山中藏的,梅兰竹菊,虫鱼禽兽,山水人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取材之源;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求精求美是这个城市达成陶瓷艺术高峰的一贯理念。从古到今,名家辈出。不仅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琳琅满目,而且艺术大家、美术名家更是汗牛充栋。
第三,景德镇陶瓷文化还有许多其它的特点。“高大上”,“白富美”,这只不过是陶瓷物质文化的精神表现。景德镇还有更多的世世代代的陶瓷艺人、陶瓷工人在从事陶瓷物质文化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斗争精神、献身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精神。这些才是真正的景德镇精神!明代的童宾为了朝庭督造的龙缸纵身火海,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同行们的平安,后人尊其为“风火仙师”;清朝光绪年间,瓷工蒋知四为了给瓷工们争取每旬的“四两肉”,甘愿献上了自己的人头,从此,圆器窑工们的饭菜,每旬就有了四两猪肉,人们把它称之为“知四肉”;景德镇这样的故事很多,这是景德镇人陶瓷文化中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生动写照;景德镇之所以能傲首称都与这里的开拓创新精神也是分不开的。从原料到釉料,从器型到品种,从胎瓷到彩瓷,从燃料到窑炉,景德镇都有不少革命性的开拓和创新。从唐代的青白瓷的开创,元明时期青花瓷的发扬光大,清朝陶瓷技术的集全国之大成,这是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开放精神是奠定景德镇世界瓷都地位的重要条件,没有开放,如何能“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没有开放,阿拉伯商人、欧洲商人如何能将景德镇的瓷器传到欧洲,使之成为王公贵胄奢至宝珍玩?没有开放,景德镇何以能在古代就将自己的品牌唱响世界?
景德镇是一个有浓重的陶瓷文化底蕴的城市。把握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特点,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髓,这应该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