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平市:奋力描绘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激赏洪皓故里、小坑古镇、文山石林、红色革命旧址,流连沃博生态园、磻溪河田园综合体、空中草莓园、赣鄱古人类遗址……疫情虽扰,游意尚浓。每逢双休、节假日,来乐平探历史、究人文、赏美景、品美食、寻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乐平,这个负有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打造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中留下一串串铿锵足音。

“十三五”时期,乐平把文旅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加快文旅融合,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胜势,精心打造出文旅高品质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整体实力逐年增强

乐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古戏台之乡”“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赣剧之乡)”美誉,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于世。这里诞生了流芳千古的恢弘史书《文献通考》、垂范后世的历史佳作《容斋随笔》;源发了以“美、秀、娇、甜”著称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距今50万年前的涌山古人类遗址填补了江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乐平境内有两个国家4A级景区(洪岩仙境景区、江西怪石林景区),一个国家3A级景区(赣鄱古人类遗址文化游览区),三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两个4A级乡村旅游点,一个3A级乡村旅游点;红色旅游景点赣东北特委旧址、红十军建军旧址、方志敏旧居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洪岩镇获评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西省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

国家级旅游景区等自然景点与红色革命旧址、旧居及古戏台、古街等人文景点的有机融合,绘就了乐平多姿多彩的人间画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整体实力逐年增强,旅游人次逐年增长。“十三五”时期,接待游客601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7.94亿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以旅游规划为指导,乐平稳步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了红色旅游、洪岩旅游整体开发、文山石林三期、磻溪河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景区品质不断提高。特别是投资15.61亿元,高规格、高标准地进行洪岩旅游总体开发建设项目,将整个镇作为一个大景区打造,极大提升了洪岩仙境景区品位。已完成的文山三期工程大大丰富了文山景区旅游内容,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提高了景区档次和水平。赣鄱古人类遗址文化游览区二期建设了古戏台,将古戏台文化、赣剧文化植入景区。

洪岩至婺源旅游公路建成,湘官公路连接景区线建成,通往洪岩景区的官洪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完工;界首——文山——神农宫旅游公路完工;历库公路、S303公路等建成,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在主要路段制作设置了旅游交通指示牌,进一步改善了旅游交通环境,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该市目前有四星级酒店一家、三星级酒店一家,大中小型宾馆酒店星罗棋布,乡村特色民宿崭露头角,4家国内旅行社和多个旅行社服务网点、两支旅游车队,让乐平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文旅融合不断加快

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该市实现旅游与商贸服务业互动,与新型工业结合,与现代农业衔接。南窑遗址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磻溪河田园综合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空中草莓园)、安牌桃酥王、高家庄食品、古戏台营造技艺、洪岩森林康养园区以及陈冲坞、曹家里等秀美乡村等一二三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了功能多样、跨界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该市还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引导利用相关节日结合各自特点开展旅游营销活动。近年,常态化、市场化举办“乐平市文化艺术节”“半程马拉松”“环鄱阳湖自行车精英赛”,景区、休闲山庄、特色农场等则适时举办“禾雀花节”“帐篷节”“栀子花节”“农产品展示”以及杨梅、蓝莓、草莓、葡萄、柑橘、洛神花采摘等系列节事活动,在各类媒体进行专题宣传,不断扩大乐平文旅融合游品牌影响力。

全力备战旅发大会

作为大会承办地之一,2021年江西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该市迅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成立专班、集中力量、迅速攻坚,以大会参与者、践行者、奋斗者的姿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打造精品工程,为景德镇市举办一届高水平的旅发盛会加油助力,以此促进辖区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目前,点上洪皓故里、夏家坞休闲谷项目建设和线上湘官路环境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以金碧辉煌古戏台为最大亮点的各点各线以崭新姿态示人。面上“六个一”(一套旅游宣传资料、一盒伴手礼、一台戏、一场非遗表演、一桌乐平水席、一只志愿者队伍)特色项目已准备就绪,并成功进行了预演。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一个地区,因文化的流淌,有了生命的律动。如今的乐平,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正以开放的姿态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书写着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画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