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描画桃花的诗句不绝于缕。从《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唐诗“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带露浓”“水上桃花红欲燃”“桃花尽日随流水”,到宋诗“竹外桃花三两枝”“夹岸桃花蘸水开”“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将桃花描摹得娇艳、可人,水淋淋的,皆清新可喜,勾人联想。最有名的当属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将那种曾经偶遇、如今错过的怅惘、失望和无奈表现得一览无遗,千载之下,让人同生慨叹。
桃花与八哥、鹦鹉、燕子、鸳鸯结合,配以山石兰竹,就成为花鸟国画,历代屡兴不衰。宋徽宗的《桃鸠图》,柳如是的《桃花黄鹂》,齐白石的《桃花蝴蝶》《桃花蜜蜂》,张大千的《桃花翠鸟》,将桃花的热烈艳丽、似火如霞作了精心描绘,并发出“占断春光是此花”的感叹。而将桃花诗画有机绾结的是明代大才子唐伯虎,他自号桃花庵主,画的《桃花庵诗图》,正中一株碧桃,花色正艳。右上角题写长诗桃花庵歌,洋洋洒洒,二十句一百四十字,其中“桃花”五处,另有花、酒各八处,饱含看透人世、悟道出尘的禅意和哲思。
桃花也是陶瓷作品乐于表现的体裁,而仙桃作为长寿的象征,在陶瓷装饰上更是屡见不鲜。清代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共12只,每月一只,为康熙御用压手酒杯,三月绘的就是一株桃花,题句“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2020年北京保利秋拍上,此套酒杯拍出1.328亿元的天价,平均每只高达1100万元!迨及近代,珠山八友中有汪野亭的《桃花源图》,毕伯涛的《桃花春禽图》,刘雨岑的《桃花双燕图》《夭桃春禽图》等,花鸟交映,清丽绚烂。当代有王锡良粉彩瓷板《桃花源记》,张松茂釉上彩瓷板《桃源问津》《春夜宴桃花园》,侯一波釉上彩瓷盘《春意》……桃花源作为一个寓言式的传奇,自陶渊明创设蓝本以来,千百年长盛不衰。《桃源问津》即以此为题,画中绿树环绕,屋舍俨然,桃花簇簇,山石掩映,远天淡山白云,近处流水小桥,人群怡然往来,一如仙境。
桃花纹饰中最出名的是7501瓷,为毛主席特制的《水点桃花》餐具茶具。据说以刘雨岑首创的水点桃花技法绘制,当时选择了两套花样——梅花、桃花,取材于主席诗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欢喜漫天雪”“桃花源里可耕田”之意境。当年由彭少贤、刘平和徐亚凤担纲画面设计,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也是官窑的经典。此后徐亚凤大师创作设计了一系列水点桃花作品,1982年的《水点桃花》酒具在全国陶瓷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83年的《水点桃花小鸟》大号水筒在全国陶瓷评比中获得优胜奖,2004年的《水点桃花》瓷盘被香港科学交流中心和景德镇市政府赠予奥运冠军,2006年的“水点桃花”“桃花小鸟”“荷塘清香”“幽兰飘香”等作品入选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陶瓷名家明信片》,还创作有粉彩水点桃花花鸟纹系列瓶、盘、镶器等,开枝散叶,收获丰厚。
陶瓷装饰中的福寿纹以仙桃、蝙蝠来表现,一取寓意,一取谐音,至清代成为大观。清粉彩过枝福寿纹碗、盘,粉彩九桃五福纹大盘,斗彩寿桃云鹤纹盘,粉彩九桃纹天球瓶,九桃纹橄榄瓶比比皆是。画面中枝干老劲,桃叶苍翠,叶脉分明,桃尖红艳,色泽逼真,惟妙惟肖,多出自景德镇御窑厂,表现了瓷都工匠高超的造型和装饰技艺。瓷雕作品中常见的福禄寿三星,其中寿星秃发皓眉,白须垂胸,一手拄拐杖,一手托仙桃,“三千年一熟”,食之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确令人仰羡。相传汉代东方朔曾经潜入蟠桃会,成功偷得仙桃,得以飞升成仙,王淑媛的《东方朔偷桃》瓷瓶即据此创作,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陶瓷吉祥图案中还有三多纹,由石榴、佛手、桃三种果实组成,寓意多子、多福、长寿,合称“三多”,寄予了国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徐国明的代表作《盛世五丰》,绘以石榴、葡萄、荔枝、桃、柿子五种水果,分别代表多子多孙,硕果累累、大吉大利、人寿年丰和事事如意,深藏美好祝愿。傅建平的粉彩瓷瓶《九子攀桃》,一棵大树横亘瓶身,颗颗红桃悬挂枝头,九个小朋友方脸大耳,形态各异,或立于地面仰望,或缘桃干往上爬,或横坐枝茎攀折,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在纹饰装饰手法中,有过枝、过墙枝之说。北京保利2020年秋拍中的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八桃五蝠大盘,盘内仅绘有五颗硕桃,三只蝙蝠,怪了,命名不对呀!但翻看整件瓷盘,原来在盘的外侧,还绘有三桃两蝠。绘制时将盘外壁纹饰与盘内桃枝有机相连,达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就像一整副画从中间折叠了一下。这种别出心裁的独创技法,既增添了作品的整体美感,又产生了视觉冲击,流行一时。这种工匠精神和创新创意值得借鉴学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