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明净清澈,穿城而过,两岸古迹林立,飞檐峭壁的古宅,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伴着乌篷船荡起的水花声,迎着徐徐的清风在河中慢慢行驶,瞧岸边游人如织,观水中映影如画,欣赏着河两岸的古建筑、古文化,看小桥流水人家的氤氲之美。船娘一身红色刺绣百褶连衣裙,在荷园的一片绿中,古风、典雅、华贵。微雨后,小荷翻,霓裳红衣歌漫漫。在婉转悠扬的歌声中“一桨游遍古镇”,来一场“风花雪月”风光的邂逅,沉醉在这温柔的水乡里。
“千门万户临河开”。镇里,传统的民居依水造势,因“其水九曲十八弯”而得名的沿河街,早在明清的时候就已形成发达街市,众多百年老字号商贾店铺,透射出旧时古镇的热闹。王庄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它是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的特殊建筑,总长上千米,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黛瓦盖顶、红色廊柱,沿河而建,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一廊一回转,一步一成景,沿途有别致的小贩售卖各种物品,漫步其间,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王庄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润着它、丰富着它,水是王庄的灵魂,“水乡小巷多,人家尽枕河”。古镇坐落在密织如网的水中,因而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6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这些弄堂,长超过百米,窄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的特色。你不妨去走走这些弄堂,站在弄堂里望天,苍苍蓝天变成狭长一道,伸开双臂就能触摸到两边高耸的石墙,颇有些“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整个只有2平方千米的古镇,就有6条分汊河道,
它们相互交织,将古街分为多个区块,为了通行,镇里的人祖祖辈辈在河上架桥,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无桥不城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庄”。现在,王庄还有16座古桥,有的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形若玉带,有的用简单质朴的石头制成,若彩虹卧波。自适应于狭窄港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宽阔河面的石梁桥、半圆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等,成为闻名遐迩的“桥乡”。因而不论春夏秋冬、晴阴雨雪,古镇始终呈现着一幅“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船行桥下,水中有倒影”的水乡风情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诗句,让人脑海里浮现出人与桥相映成趣的画面:细雨里,看桥上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春光中,静静的伫立在石桥上,看桥下船娘摇橹而过的乌篷船,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夕阳下,看桥上荷锄晚归的农者、渐渐稀落的行人……一切都是风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派建筑居民,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成内向合院,四周高墙架起,雨水通过高墙流入天井,形成“四水归堂”的美感,也形象的反映出徽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和悠悠的乡愁,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闲暇之余,邀三五知己,在院中把盏言欢,谈古论今,说天道地,不亦乐乎。“三雕”艺术独具特色,栋梁、飞檐上的许多木雕装饰虽经百年风雨,依然很好地保存下来,至今仍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狮子、鹿、飞鸟等木雕装饰巧妙地组合在屋檐下,守护着祠堂和古民居。门窗、花拱等构建上为拼花图案,山水花卉、吉祥物等精细典雅与庭院里的青砖黛瓦相呼应,透出古朴与宁静。
如果为生活的烦恼所累,你可以一人来这里,独倚烟雨长廊,看河面景色,静听风雨,放空内心,好好的虚度时光。或是坐一坐小红船,听橹声欸乃,随碧波荡漾,有鸟绕船飞来飞去,船娘的绿裙与游人的红衫相衬托、极应景,真真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美得令人窒息。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倒映着两岸的街景,古朴的徽派民居随波摇曳,头顶是暖暖的阳光,耳畔是微拂的清风,鼻尖是扑面而来的花香,感受这江南水乡的浪漫气息,心情熨帖极了。
傍晚时分,大地被夕阳的余辉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一切就像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河中的芦苇丛和片片清莲,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小桥、行人、民居都披上了彩色的妆,别有一番滋味。再看天空,半蓝半紫,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似乎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把天空渲染成色彩缤纷。河内的浅滩上有芦苇丛生,像一个个小岛,群群飞鸟出没其中,是南来北往的候鸟、野鸭的栖息之处,蒲苇迎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响,却更衬出了这里的柔美与宁静,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生态美景图。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更让人兴奋的,还有那些眼花缭乱的美食:小笼包、桂花藕、东坡肉、梅花糕、鸭血粉丝汤、青团、糖醋鱼、蟹黄汤包、叫花鸡等等,想想都让人流口水。还有各种江南特色的点心、街道小巷里暗藏飘香的小酒馆,也可以选择去水边廊棚的小菜馆坐坐,边吃边欣赏夜景、水景,真的非常惬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红彤彤的灯笼倒映在湖面,映红映亮了整个古镇,水中岸边“桨声灯影连十里”,一片繁华景象。此时来凭栏远眺,眼前是“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信步街桥,沿着长长的石板路,悠闲地逛逛古城,看看霓虹灯下的古城民居。夜晚的古镇,相比于白天多了一些人情味儿,因为这里有相互搀扶结伴而行的老夫妻,有相濡以沫的一家人,有一路上谈笑风生的好友,有手拉手亲密无间的情侣,他们都在这醉人的一片夜色之中,温情快乐地漫步着。夜色里,这里的一切,藏着每一个人的江南梦。
“万里归来卜筑居。”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这样一处徽州宅院,作为老来闲适之所。游人一见难忘,会特别感到这里天蓝如洗,水清若镜,青日生烟,雨天飘雾,氤氲缭绕,神鸥仙鹤之致;是鱼的海洋、鸟的天堂、人的家园,是天然的大氧吧。怪不得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奇特风光让人浑然不食人间烟火,乐以栖归。卜筑江南水乡一隅,与碧水合唱、与虹桥共舞、与百鸟相伴、与清风偕行、与徽居同眠,闲适飘逸,世外桃园,何不快哉。心归此处,如同找到永远的精神家园,所以,心向往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