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本报记者
甘牧
“《草案》第十五条中‘保障军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的含义,是保障军人及其家庭达到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还是达到当地家庭工资内外收入的平均水平?如果达不到,国家是否会‘补差’?建议在本法中进一步明确”……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草案)》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召开。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住建、教育等部门,人大代表、退役军人(军属)代表、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为这部法律的制定出谋划策。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
乐平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邱德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草案)》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上表示,《草案》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中,“军人配偶前往部队探亲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安排假期并保障相应的薪酬待遇……”本条款立法目的是保障军人及其配偶的探亲权益,但对于私营企业、个体户来说,如果雇佣军人配偶的成本较普通人更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就不会雇佣军人配偶,军人配偶将更加难以就业。建议军人配偶探亲期间相应的薪酬待遇由国家承担。
“《刑法》中规定了‘破坏军人婚姻罪’,但行为仅限于‘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民法典》规定了婚姻过错方赔偿义务,除此之外,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其他破坏军人婚姻的行为,再无法律后果。而没有法律后果的规则形同虚设。建议在《草案》第五章中增加对违反第二十二条中‘禁止任何破坏军人婚姻的行为’的法律责任,如对‘长期骚扰军人配偶的’‘利用职权骚扰军人配偶的’‘直接造成军人婚姻关系破裂的’‘直接引起军人或其配偶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导致怀孕、溺婴等严重后果的’等行为,增加治安拘留、行政处罚、政务处分等法律后果,以构建保护军人婚姻家庭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珠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洪莉倩如是说。
“《草案》第三十一条关于随军家属的就业安置,‘随军前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单位’,这里的‘有关规定’,不公开不透明,各地也不统一,建议各省市出台统一的安置规定。”江西景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江逸群的丈夫是一名海军军官,卫国戍边二十余年。她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馈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对《草案》第三十一条随军家属在其他单位工作或者无工作单位的,建议将‘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对无工作的随军家属定向招考’写入该条款。”
市政协委员、江西泰方律师事务所主任朱锡新表示,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战时或抢险救灾时,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也会参加战斗,也可能牺牲。但根据《草案》第四十六条对军人的定义,这些牺牲的人员不能按照本法的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似不周全。建议在《草案》中明确“民兵、预备役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抢险救灾牺牲、致残的,参照本法的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据了解,2021年1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草案)》等6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的函,要求均在30天内完成。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并召开了六场专题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辖区内群众意见,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馈。在规定时限内,市人大常委会较好地完成了各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建议征求工作,平均每部法律草案反馈意见建议达20余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处长刘泽巍,现在昌江区挂职,担任区委常委、副区长。他表示,一份份意见建议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送立法机关,这样的民主“看得到、摸得着”,群众才乐于参与。召开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时,要始终坚持保证基层群众发表意见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保持“原汁原味”,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真实快捷地反馈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完善和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桥街道古北社区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主功能和民主价值,指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探索“很有意义,要总结推广这种模式,使我们的重大决策更加有效、更接地气”。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联系点工作经验,完善和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首批7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础上,按照“有基础、有特点、有意愿”的原则,2020年10月确定了第二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随即举办授牌仪式和培训会,督促各联系点尽快进入角色并开展相关工作,将更多、更真实的广大基层群众声音传递到各级立法机关。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要求,2020年12月,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首次对各联系点2020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乐平市浯口镇政府、乐平市洎阳街道东湖名都社区、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被评为优秀。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将各联系点的工作经费按照考核等级拨付,以支持和激励各联系点积极参与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非常认可这种工作经费拨付方式,在全省立法工作座谈暨培训会议上予以了表扬。
基层群众积极参与立法
如今在景德镇,作为“民意直通车”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触角正在全面延伸,其带动的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反哺于瓷都自身的发展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作为千年瓷都,前些年景德镇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并不尽如人意。在《景德镇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时,景德镇陶瓷大学、各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征集市民意见和调查问卷了解民情民意,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广纳民意、广集民智的《景德镇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实施,对市容和环境卫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及时作出了规范,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2021年1月6日,我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我市虽然已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但城市文明的发展并未停下脚步,通过立法来完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既能巩固多年来“双创双修”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成果,也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