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彩瓷,系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光绪年间,先自德国后自日本输入的“洋彩”亦称“新彩”开始在景德镇盛行,这种颜料色彩纯正鲜艳,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绘颜料(烧成温度约600℃—900℃),由铜、铁、锡、锰、钴等多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制成。颜色极为丰富,其中部分红色系列的颜色中含有黄金。例如绿玛瑙红、珠宝红等。新彩的特点是,绘画程序比较简单,可直接用笔蘸取色料在瓷上作画,表现力较强,可以任意画出浓淡条理,并可随意调配颜色,在画完烧过之后,还可以反复罩色,屡次回炉烧制。恰是因为有了这种洋彩,瓷上肖像画才开始萌芽。
解放以前,新彩所用的色料和表现技法都由外国输入,描绘的纹样也模仿西方,作品粗糙,技术不高。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的革新和研究,现在我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各种颜料,而且在表现技法上,吸收我国绘画的没骨法、工笔画法及写意画法,所谓“洋彩”已经失去了它的涵义,称之“新彩”。新彩颜料呈色多性能好,既能手绘又可以印制贴花纸、喷花、戳花等方法,对于描绘人物、山水、花鸟图案都没局限性,因此在日用瓷装饰方面大量使用,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景德镇现时流行的新彩中除颇有中国写意画风格的扁笔新彩外,还有鲜艳明快的刷花、喷彩,规整秀丽的平印、丝印贴花等。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饰格调已形成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地方特色。
新彩包括贴花、绘画、刷花、喷花、印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其特色是色彩丰富,装饰多样,毛坯造型秀丽,花纹生动,格调新颖。新彩颜料是以各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与各种硅酸盐熔剂相配合,经过熔块炼制而成,在使用时就已呈现和烧成后相似的色彩,这给彩绘用色带来不少方便,而且色彩可以相互调配,色彩种类比较齐全,能适应各种绘画的要求,既可以画成中国画的效果,也可以画成油画的效果。
在技法的运用上,新彩广泛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无论工笔、写意,创作者均可尽情发挥,局限性小,可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新彩与粉彩表现技法不同,可以用颜色直接在瓷上一次画成。用笔方法与写意没骨画法相似,一般常用拖、拓、点、偏锋、卧泼等几种笔法。画没骨画的新花用老油调料,蘸樟脑油拓画。主要是用樟脑油,因瓷器没有吸水力、光滑,樟脑油有挥发性,就能把颜色炸开,只要油性用得恰到好处,就能够出一定的效果。没骨画要做到下笔肯定,避免重复和填改,以免烧成后产生变化和肮脏的毛病。
新彩图案有多种操作方法,有勾线加彩图案,有描金加彩图案,有拓彩花卉图案。不过这几种图案都力求简练,花纹要进行高度的概括,既要表现花纹的优美、精练,又要显出瓷器本身的洁白干净美观,使花纹和瓷器达到统一。描金加彩图案是先用颜色画成图案(一色或多色),经过烘炉烧一次,再加描金。勾线加彩图案是先用油料笔勾花纹,待线条花纹干妥稳固后,再加彩各种颜色。拓彩花卉图案是比较工整的折枝花,花朵和花叶造型都接近图案,但构图处理又不是图案。
新彩图案技法主要是彩、涂、勾、拍几种。“彩”是把图案花纹体积、明暗、深浅、浓淡,用彩笔进行彩色。“涂”主要是把花纹色块涂平。“勾”主要是勾线。“拍”整块淡底色,用羊毫笔蘸老油把色涂平,用丝绵轻轻地拍,拍后使颜色均致而细嫩。
在陶瓷装饰上,由于瓷器器型和瓷质的特点,加上需要大量复制生产,所以新彩设计起稿往往直接在瓷上进行,这样更便于结合器型来考虑画面与人的视线关系,以及构图均衡、完整、节奏等艺术上的要求,同时可以一个纹样翻拍到同样器型上去,统一规格,便于大量复制生产,所以在绘瓷前,必须要经过起图、升图、做图、拍图这几个过程,才能使瓷上用色一致。
(本报记者
查艳
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