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擦亮对话世界的窗口——珠山城区建设管理的华丽蜕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甄榛/文

肖肖/图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灵魂在于文化,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城建。近年来,珠山区牢牢把握“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理念,以“三大战役”和“五城同创”为抓手,围绕生态、文化、创建、民生等重点,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服务,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城区建设与管理,城区新框架全方位拉开,用亮点纷呈的项目、日新月异的新形象迎来了一场华丽蜕变!

区环卫局:把“脸”洗好了,贵气就显了

“人民城市人民管,请大家文明投放。”在城区道路上,缓缓行进的垃圾车在收储垃圾的同时,还通过扩音器劝导市民自觉爱护身边环境,景德镇珠山,以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赫然走进市民心中。过去,景德镇城区“脏乱差、破残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市民反映十分强烈,如今,商铺归店经营、拆除乱搭乱建……珠山区环卫局以“整齐、整洁、整治”为目标,以“美化、亮化、净化”为基础,扎实开展环境卫生质量提升年活动,把“脸”洗好了,这座老城的贵气就显现出来了。

为全力维护全区清洁形象,该局加大机械化道路清扫作业力度,对市区45条主次干道有重点、分主次进行机械化清扫;提高道路冲洗作业质量,加密洒水作业次数,不间断对全区主次干道进行洒水降尘;建立环卫作业日常监管机制,通过环卫110微信群,实行动态监管;加大无物业小区环卫整治工作力度,与街道共同开展垃圾清理300余次,更换添置垃圾桶1000余个;组建了57人的专业垃圾桶清洗队伍,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洗,以保持垃圾桶干净整洁;推行分类收集活动,对广场北路、广场南路等路段的垃圾桶进行更换,共投放200余个美观实用的果壳箱,为市民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整治为抓手,以垃圾桶无盖外观脏、垃圾车不密闭、垃圾清运不及时、乱拉乱挂、乱堆乱放、楼梯口小广告、道路破损等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环卫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有3000余人次参与其中,共清理乱堆乱放杂物467处,清理垃圾2100余吨。

在6·19特大洪涝灾害期间,该局及时启动应急工作,按照洪水退到哪,环境卫生工作就开展到哪,科学合理调拨车辆机械和人员力量,加班加点,出动5辆大型压缩式机械化垃圾清运车、16辆套中小型铲车、35辆大中型垃圾清运车、223辆电动垃圾收集车以及15辆大中型道路清洗车,出动人员1070余人,清洗主次干道和里弄路面100多条,受淹公厕33座,清运灾后垃圾9000余吨,快速恢复了辖区内干净整治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区住建局:更好的城市环境让居民更有归属感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有效的城市管理,势必会带来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激发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激情,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根据区委、区政府“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先行、市民安置先行”的理念,珠山区住建局坚持对辖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一月一调度,并联合交通、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开展了整顿市容市貌、治理交通拥堵、整顿城市建设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改造行动。该局按照“一带一路”精心打造功能片区的战略部署和“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的理念,逐步推进建设:瓷都“东大门”综合改造项目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为重点,以道路改造和园林绿化景观提升为突破口,对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进行外立面改造,打造干净整齐秩序的城市“东大门”形象;陶阳南路的改造完成,将有效改善我市景东片区的交通状况,拉动新厂地带陶瓷经济、文化、旅游效益,与正在推进的三宝瓷谷项目相互呼应,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参观购物产业链,推动珠山区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抓好里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7月底,共完成里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78个,完成路面硬化面积6300平方米,疏通及建设下水道2600余米,清理化粪池20余座,新铺装下水道盖板80余块,修复路灯80余盏,修复危墙4处,人行道修补560平方米(新厂路、浙江路),新建沿江东路、中山北路(一小旁)等人行道共计4400平方米,给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了便利;以改善百姓生活为根本宗旨、推进城市发展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全区的东南西北中全面展开,对御窑厂地带、景德大道延伸路、何家桥路、陶玉路延伸及陶阳西路(朝阳东大道与陶阳路连接段)、新厂路黄泥头段等8个棚户区进行了征收,真正做到了“征收谁,服务谁,改变谁,造福谁”,为全区打好“城市攻坚战”及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时下,走进“三宝瓷谷”,顺着湖田桥下缓缓流淌的南河之水,你能看到青山绿浪、溪水碧波,青砖铺路、粗木隔栏、粉墙黛瓦随意错落在道路两旁,循水而下,还有杨梅亭遗址、三宝寺、湖田窑遗址等文化建筑体,一些古朴又现代的建筑点缀其间,江南民居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走进新厂,走进“陶艺街”,夜色阑珊下,这里人流如织,集清新、文艺、时尚、创意于一体,风格迥异的创意陶瓷文化令人迷醉;走进莲花塘,漫步在景德镇最负盛名的休闲公园,可见湖心的亭台楼阁、道路栏杆更换翻新,湖水清澈透明,两岸绿树成荫,三三两两的人儿或晨练或下棋或垂钓,一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风景图……

“更好的城市环境,将会增强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让大家为共建美好生态和谐家园而努力。”该局负责人说道。

区城管执法分局:只有环境更规整,心里才能更舒畅

自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景德镇中心城区构建“大城管”格局工作向纵深推进,珠山区城管执法分局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街道、门面等都整齐划一,焕然一新,规划中的“效果图”逐渐变成“实景图”。

按照“整治、整齐、整洁”的要求,珠山区城管执法分局坚持拆建、拆管、拆治并重,全力以赴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在打击新增“两违”的同时,对东大门黄泥头段、陶阳南路段、湖田村三宝道路沿线段、一中前门段多年历史遗留违建坚决予以打击。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对抢建的547起“两违”行为进行了制止和拆除,共拆除违章建筑面积37448平方米。其中,拆除历史遗留违建77处,拆除面积达16893平方米。

为进一步加大对“两违”的打击力度,该区城管执法分局建立了违法建设联动管理机制,创新“打小、打早、打苗头”的工作方法,对市区东大门历史遗留违建难啃的“硬骨头”进行了集中拆除;1月9日,该局组织执法人员300余名,租用2台大型机械设备,对市第三中学周边20多处违建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3月25日,在市执法局的指导下,联合珠山区国土、公安、消防部门以及其他县区城管部门约300人,对尚东国际和恒大名都后山22处历史存量违建棚予以拆除,拆除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为保证拆违的顺利进行,每次拆违前,该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并制定了拆违预案,做到依法依规进行。同时,全力配合区项目部(三宝、景东大道延伸路段、御窑、茶叶坞等地)做好拆迁工作,并加大巡查力度,严密监控拆迁范围内拆迁户新增“两违”乱象。既保护了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又挽回了国家损失,美化了市容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形成了“政府满意、百姓称赞、环境优美”的三赢格局。

正在忙着交易的中华北路某糕点店老板说:“以前门店周边有一些违建破败的房屋,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周边交通拥堵,对上学放学的孩子十分不利,现在被拆除了,整个街区都亮堂了,整个人心里都不堵了。”

砥砺前行,合力致远。干群的艰辛付出换来的是珠山的华丽蜕变,城区的路平了、灯亮了、绿化多了、环境更美了、生态更优了,极具精神气质的珠山新风貌已然伫立在市民的面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