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能够在楚汉之争中战胜“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西楚霸王项羽,进而完成帝王统一大业,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韩信这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杰出人才,而刘邦之所以能得到韩信的帮助,并使他义无反顾地为自己效命,又完全归功于为汉王朝建立“万世之功”的丞相萧何。如果没有萧何,韩信纵然才高八斗却无人赏识;如果不是萧何,“亡楚归汉”日久始终不被重用的韩信因灰心而逃亡却没人介意重视,难保韩信不投他人或自树一帜,那么一来,秦亡之后建立的王朝则未必姓刘。难怪汉高祖“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时,“以萧何功最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萧何追韩信,完全是为了汉王的千秋基业,他自己并未因此得到任何好处,真可称得上“大公无私”。当然,那时的公私观念与今大不相同,甚至有本质的区别,但他的那种精神却是值得推崇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有些领导同志求贤若渴却偏偏不能及时发现和起用自己身边的人才,结果使学有专长之士带着怀才不遇的遗憾离他而去。当这类情形出现之时,就有赖于现代“萧何”们发扬“追韩信”、“荐韩信”的传统,使今天的“韩信”们才尽其用,得展其才,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华而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