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读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当时真是眼前一亮,作为学术著作,却极为通俗,全书文字如行云流水,有比喻和故事穿插其间,或严肃,或诙谐,流露出一个学者超强的学术自信。从此,我记住了这位美学大家,便留意起他的著作来,以后陆续读了他的《诗论》《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西方美学史》等书,读后真是受益匪浅。而散文集《厚积落叶听雨声》正是继承了朱光潜一贯的严谨学风,又不拘泥于高深的说教,笔调随和,娓娓而谈,是一本难得的散文佳作。
这本《厚积落叶听雨声》是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精编,选编了《生命》《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等经典散文佳作,更特别精选了近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精美图文,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作品的年代跨越较大,全力展现了朱光潜散文创作的整体风貌。因为朱光潜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这些文章更体现了他的人生境界,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美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朱自清评价朱光潜的著作,“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如“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入宝山,你决不会空手回去的。”
朱光潜的散文中已经有了他的美学的种子和雏形。如写于1924年的《无言之美》中,他先一一列举了绘画、文学、音乐、戏剧、雕塑等大量存在的“无言之美”的现象,从中得出一个“公例”:“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最后他把“无言之美”的道理,推广到实际生活如爱情,推广到宇宙人生中去,指出人生所以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世界是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所以说,作家朱光潜,实为美学家朱光潜的源头活水。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作品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偷袭别人的成规旧矩。在《慢慢走,欣赏啊》中,朱光潜写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和谐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朱光潜借此告诉人们,什么是生活中的美。
朱光潜笔名“孟实”,他晚年解释这个笔名:“‘孟’指弟兄行辈中居长,‘实’就是‘老实’、‘踏实’、‘务实’,这多少表明我的人生理想。”这也表明了朱光潜的写作理想。在写作中,朱光潜也追求“踏实”、“务实”。他说:“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一不敢凭空乱构,二不敢道听途说,我想努力做到‘切实’二字。”所谓切实,就创作言就是不离作者的切身经验,就欣赏言就是可以由读者的直观经验所印证。如他写:“生活就是生活,别无其他目的。”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而生活本身所直接向我们呈现的无非就是现在。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才能活得丰富、充实、全然。
朱光潜的人生观就是他的美学观,即欣赏就是美。他的文字用语简洁却意味隽永,饱含了他对人生的直观感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爱美之心,人生就是一种寻美的历程,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朱光潜留给我们更多的深思与启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