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瓷盘
1938年8月,27岁的彭炎(1911-1991)身穿军官服,佩带国民党上尉军衔,以江西战地工作团第一大队驻浮梁代表的合法身份,从都昌到景德镇开展党的革命活动。为了扩大景德镇的地下党组织,组织上委托彭炎组建中共景德镇市委并任市委书记,张三圭担任市委组织部长,严兴让担任宣传部长。嗣后,党内的几位负责人深入各瓷厂和浮梁瑶里等农村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在画瓷工人及社会进步青年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景德镇迅速开展声势较大的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
但是,抗日爱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于是国民党派遣一批特务,准备对共产党进行一次暗杀行动。同年12月上旬,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侦悉国民党特务机关准备暗杀的3个名单中有彭炎。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立即从南昌发出密电,命彭炎迅速离开景德镇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在临行前夕,他向严兴让道别。这两位曾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此时此刻依依难舍。严兴让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番情意,拿出一块瓷盘送给彭炎,并要他在瓷盘上题词。原来这块瓷盘是严兴让在景德镇陶业管理局担任工程师时,局内曾为国民党的显贵烧制了12块瓷盘,其中有一块瓷盘因画面釉彩有些模糊,而被严兴让留下来了。彭炎接过瓷盘,看到瓷盘上画有从原上海发行的《妇女》杂志封面画上的西班牙内战时期女牢中苦难儿童的头像,感到画中蕴藏着的深意,提起画瓷笔在瓷盘上写道:“孩子,忍耐着,光明在黑暗的尽头。1938年抗战中,严大哥赠、炎题。”写毕,严兴让又把瓷盘置于炉火中烤烧好后,赠送给了他。
当天彭炎带着这块瓷盘,夜别景德镇,渡过鄱阳湖时,他写了绝句八首,记述了当时的险恶形势和他的心情,其中两首是:(一)江上战云逼马当,又闻豺狗闹瓷乡。愁容惨黛霭牯岭,可奈赣南有虎伥。(二)欲行无计射天狼,破窑只余描红娘。收拾豪情书剑在,何期重聚醉严张。
彭炎离开景德镇到达南昌,后又转战皖南,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这块瓷盘放在自己身边,爱不释手。
抗战瓷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举国欢腾,万众喜悦。景德镇作为瓷都,义不容辞承担起抗战胜利纪念瓷的制作任务。为了制作抗战胜利壶,景德镇成立了“胜利壶”制作公司。胜利壶的器型属于扁壶序列,俗称“抓壶”,基本造型借鉴了元代“四系小口扁壶”模样,圆唇,口较大,肩稍圆溜,腹呈椭圆形,平底,容积不大,约为20件规格。既可盛酒,也可喝茶;既可把玩,也可收藏。
民国新粉彩梅花图梨形茶壶,胎体轻薄洁白,釉面莹润光洁;壶盖为圆形,壶首为鸟形,盖面四周写有“可以清心”四字墨书;壶把设计成圈形枝干,显得大气、清新、自然、脱俗;壶嘴连接壶身处有扁形模印阳文繁体双面印,分别为“胜利”二字。茶壶中心画面是一枝颇具书法金石意味的苍劲红梅,梅以写意彰显俊俏,梅蕊以淡墨勾勒,红梅、青梅枝繁花茂给人以迎风扑朔之美。壶背书有“茶径琴韵书声”六字行书并有干支纪年款,壶上书法秀雅流畅,壶底有菱形印款依稀可辨“余□□”等字。此壶珍贵之处是瓷壶画由名家余翰青所绘。余翰青(1904-1987),名达,别字爱墨山人、传芳居士、清平画室主人,江西乐平人,国画家,擅长花鸟画,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领军人物。余大师诗书画印均通,传世作品典雅、含蓄、古朴、灵秀、俊逸,是后珠山八友第二梯队代表人物。此壶集名人、名画、名壶(抗战胜利纪念)于一体,甚为难得。
抗战瓷瓶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庐山美庐避暑时,他们突然想到,抗战胜利应该举国欢庆,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维护和加强同英、美等盟国的友好关系。二人不谋而合,决定制作“纪念瓷”。瓷器不仅便于收藏,还能代表中华民族的艺术水平,又是中国的国粹。时任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王陵基奉命操办此事,他找到了江西乙种陶瓷工艺学校校长汪潘。汪潘字筱禅,乐平县人,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大学,抗战期间曾主持校办的萍乡瓷厂,是精通陶瓷工艺的专家。汪潘一袭长袍来到庐山,蒋介石和宋美龄接见了他。就餐时,汪潘谈及景德镇瓷器在历朝历代的风格。蒋介石饶有兴致地说:“景德镇的瓷器质地好,彩绘好,颜色釉都很有特色,过去为皇帝烧制的御瓷现在都作为珍宝在世界各国博物院收藏,为中国人争取了荣誉。”并随即提出要汪潘负责设计制作一批抗战胜利纪念瓷,汪潘当场表示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接到指令后,汪潘组织彭友贤、张志汤、吴仁敬、赵金生、余昌骏等人,夜以继日赶制纪念瓷。这批瓷器大部分系粉彩工笔装饰,并用赤金描绘或点缀。制作费用全由江西省府支出,尽管黄金用量较多,王陵基仍照单拨付,不敢耽误。在遍寻能工巧匠历时三个月后,378件套“抗战胜利纪念瓷”顺利制成并交付。蒋介石夫妇惊叹不已,认为这批纪念瓷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尤其是粉彩工笔颇有“于肆傲之中而行其缜密,于工致之中而寓其高古”,代表东方民族深邃的文明。很快,这批瓷器以“景德镇御窑”的标款,以“中华民国”或蒋介石夫妇的名义,分别赠送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适时美国特使马歇尔正在南京,对“抗战胜利纪念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宋美龄提议,也送了一件仿古粉彩蝠耳鹿头尊给他,令他欣喜异常,视为珍宝。
(本文参考了部分相关资料汇集而成,不一一注明出处,特表感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