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文化概念定义景德镇未来发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人类发展史很大程度就是文化传承创新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人们需要获得最新的文化产品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也需要通过最新的文化成果来获得精神上的依归和满足。一个现代化国家必定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家。中国经济强大后是被西方文化同化,还是继承自己的传统并创新出一种造福世界的独特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问题,也是影响世界文化格局的重大问题。这说明是否以文化来定义发展,将决定我们在未来世界的地位。

作为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就是在发展本质上坚持“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的内涵和目标,以陶瓷文化为起点,并以陶瓷文化为终极使命,在新时代把景德镇打造成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的文化兴盛之地,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成为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真正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色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景德镇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地位决定,陶瓷文化传承

创新是景德镇发展的必然选择

景德镇制瓷始于东汉,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景德镇瓷器曾作为重要商品运往世界各地,被称为“白色的金子”,是世界认知中国、中国联通世界的重要商品和文化符号。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景德镇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和六百余年的御窑史,但这座小城仍然坚守对泥与土艺术的热爱,民间陶瓷艺术快速发展,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民间艺人们共同捍卫了景德镇陶瓷业的至高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十大国有瓷厂为经营主体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以全省3%的人口,创造全省20%的税收,7501瓷、水点桃花等一大批经典作品正产自那个年代,那时景德镇瓷器依然是国瓷典范,景德镇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的地位依然不变。景德镇虽凭借着老祖宗留下的千年文脉享有瓷都盛誉,盛誉之下,还需理性面对陶瓷文化产业的不足与问题,只有加快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特别是壮大陶瓷文化产业才能支撑盛誉,才能用发展的实力让当代人记住并认可这份纵贯千年的盛誉。

现实发展来看,建设试验区

从根本上决定景德镇的未来

首先,可从“巧增长”上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陶瓷文化经济价值广、创意产品附加值高、创意空间无限。建设试验区,是我市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把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硬增长”的过度依赖,转变到更多依靠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新的“巧增长”有力举措,将从根本上提升我市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水平。同时,按照“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的要求,可为全国传统陶瓷文化产业改造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全国文化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新路子。

其次,可从“软实力”上影响文明进步水平。中国陶瓷蕴含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使中华文化在国内外多元文化格局中增强影响力,一个好的途径是用景德镇陶瓷文化来展现和传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融合开放的精神价值。建设试验区,有利于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视野推进陶瓷文化创新,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文明,借助“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平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能力。

最后,可从“塑品牌”上影响打造特色魅力城市。城市发展应彰显魅力独特的文化品质,力戒“千城一面,万镇同工”。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圣地”,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建设试验区,就是推动景德镇在城市建设中更加突出陶瓷文化,充分利用中华独特的陶瓷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产业、特色景区景点、特色标志性建筑,从根本上促进景德镇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提升以文化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竞争力,成为全国打造最具传统文化特色城市新亮点中的优秀代表。

当代景德镇,若以建好试验区推动上述发展,不仅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顺应了国家实施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与世界对话,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从而以文化概念定义景德镇的未来发展进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