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了解景瓷历史直面转型压力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陶瓷文化是中国的骄傲,景德镇的特色,尤其是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央和江西省对景德镇陶瓷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了解景德镇曾经辉煌的历史、了解当代瓷都面临的转型压力,对瓷都如何代表江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最高的制瓷水平、陶瓷产业的兴旺和陶瓷人才的汇聚,让她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景德镇代表了所处时代制瓷技术与工艺的最高水平,成就了世界陶瓷技艺的高峰。历史上主要陶瓷生产国和现在陶瓷大国都曾经借鉴和学习过她的制瓷工艺。生产的瓷器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景德镇以陶瓷立市、以陶瓷兴市、以陶瓷荣市,是唯一一个因陶瓷而繁荣千年的城市。景德镇陶瓷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16世纪以前以中国为主导的海上陶瓷之路,打通了太平洋—印度洋航线,建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和东北亚贸易区。瓷器因为其材质的坚硬而大量保存下来,成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物证,是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中国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这些中国外销瓷,清晰地勾画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世界版图,中国瓷器出现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已然抵达哪里。

陶瓷是中华民族国运兴盛、繁荣富强的文化符号,瓷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景德镇着力于瓷业的发展,在原有小作坊的基础上陆续组建成立了建国、人民、艺术、光明等大型国营瓷厂,通称“十大瓷厂”,生产的代表性瓷器,设计独特、制作精美,成为当时的标杆性产品。

“国礼尚瓷”,作为中国符号的景德镇陶瓷一直充当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国外的重要礼品和驻外使领馆的专用瓷。1959年成立景德镇市国家用瓷办公室,提供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瓷、庆典瓷。

历史之潮永远起伏变迁。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景德镇的《紫归牡怀图》瓷板画在众多送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中脱颖而出。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景德镇的《百荷图》花瓶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

景德镇瓷承载着内地和港澳同胞深厚的情谊,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国运兴则瓷业兴。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景德镇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组织承制礼品瓷达300多批次。2016年以来,中央最高领导人先后5次将景德镇陶瓷作为国礼赠送给美英等国领导人。这些国礼瓷,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以其精致的品质折射出共和国成长、壮大的光荣和梦想,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在清醒了解景德镇曾经辉煌和荣耀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景德镇整体的陶瓷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地区和城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目前,从国际上看,诸如英国威基伍德、德国麦森、丹麦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赫伦、日本香兰社等世界陶瓷奢侈品牌,几乎垄断了所有高端市场。其共同点是:品牌延续时间长,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和保障,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荣耀。从国内看,目前我国产瓷区分布广泛,大部分产瓷区的大企业都做过国礼瓷,导致我国缺乏能够带动和引领国家陶瓷产业的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政,陶瓷产业的效能、品牌以及整体优势无法与其他国家的品牌较量。国内陶瓷产业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陶瓷产业之“都”,但实际上是兄弟产瓷区之争,没有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以致于中国陶瓷产品很难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景德镇陶瓷发展某些方面与其他产瓷区有差距。面对时代发展浪潮,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理应“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鼎力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