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正创新文化传承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文物市场是社会公众长期关注的焦点,为了推动我市文物市场发展方式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2019年,我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创新奋进的姿态走向未来。我市依托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积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构建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挖掘文物领域的故事,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把文物价值传播出去,把文化记忆传承下来,全面提升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

据记者了解,一年来,市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发改委,做好试验区实施方案起草、修改及完善工作。2月和5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文广新旅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景德镇国家级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两次赴国家文物局,征求意见、会签方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博物馆司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交办的各项试验区对接工作。

市文广新旅局文物科科长占兴华告诉记者,2019年市文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御窑遗址保护两次批示精神,成功组建御窑博物院,基本完成御窑遗址管理处、御窑博物馆及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机构合并工作,实现了机构人员合署办公,文物统一保管,提升了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研究水平。同时加快御窑博物馆新馆建设,并继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完成珠山南麓保护房改建工程,积极开展御窑厂遗址数字化展示工程。完成彭家弄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及街巷整治,启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集弄民宅修缮及消防工程,实现彭家弄历史街区、御窑博物馆与遗址区连为一体。

记者获悉,2019年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浮梁县衙、红塔、双峰塔及乐平南窑遗址入选新增第八批国保,我市国保数量增至14处。2019年8月,我市承办全国遗址公园业务培训班50人次,先后组织文博单位和各县区40余人次参加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全省文物安全监管骨干人员培训、全省博物馆融合发展培训、国家“中华文明+互联网”培训、国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等业务培训工作。占兴华告诉记者,2019年我市利用“5·18博物馆日”、“6·11

文化遗产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5月18日,我市举办国有博物馆展览7项,非国有博物馆展览5项,社教活动共计20余批次。6月11日共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6场,完成2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信息填报工作。

记者了解到,2019年我市积极开展博物馆展陈提升工作。湖田窑遗址科普展示中心陈列提升项目和制瓷生产工艺陈列提升工程完成,通过省级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浮梁博物馆开展的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项目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过去的一年,我市各大博物馆内外交流活动频繁,御窑博物馆举办了“御窑神韵——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展”、“启明气象——景德镇御窑出土洪武官窑瓷器特展”等4项外展及文化遗产日特展“瓷韵悠扬——出土遗物与传承精品展”。中国陶瓷博物馆完成了《日本吉川壶堂·匠心杰作》、《台湾陶艺家林正龙个展》、《全国美展陶艺作品展》、《国庆70周年展》、《丹麦腓特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克罗地亚扎达尔古玻璃博物馆展》、《希腊雅典扎皮翁宫博物馆展》等12项内外展,还举办了7个不同主题社教活动、4项精品研学课程、52场研学实践及海外课堂活动。2019年6月8日,我市博物馆联盟在中国陶瓷博物馆成立,中国陶瓷馆联合民窑博物馆、乐平博物馆、浮梁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博物馆之夜”活动。包括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御窑博物馆在内的陶瓷文化展示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通过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不仅是文物部门的工作,也与每个普通的个人有关。文物工作折射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过去的一年,景德镇的文物工作在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和文物合理利用方面取得了崭新的突破。今后,我市将着力激发博物馆活力,推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使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