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速高效同行同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赵明浩

文/图

自2006年11月19日开通运营以来,江西省高速集团景德镇管理中心大力弘扬“高速高效,同行同德”的企业精神,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结出硕果,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模范班组”等荣誉称号。

融地方民俗

展地域风情

景德镇管理中心所辖高速公路携千年瓷都风韵、融最美乡村风景,其中杭瑞高速景婺黄段还是全国首批典型生态旅游示范高速公路。中心将瓷文化、茶文化、徽文化引入高速所站,打造赋有地域路段特色的高速文化。

——景德镇北收费所将瓷文化中的青花元素融入所站文化建设中,挑选工作人员组建了“青花女子瓷乐队”,并设立了陶瓷工作室,聘请了专业老师向员工传授陶瓷制作及绘画技巧,把景德镇千年瓷文化融入到服务司乘的主业当中。

——地处婺源境内的江湾收费所则将赋有婺源特色的茶文化引入所站,组建了一支由5名女员工组成的“茶艺表演队”,并邀请专业的茶艺老师进行指导、培训,建设了高速茶园、设立了制茶室和茶艺表演室,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学习采茶、制茶、泡茶,将茶文化中的“敬、和、俭、静”的精髓深入心扉,融入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企业的发展强基固本、凝神聚力。

——婺源收费所则结合徽文化,组建了一支徽剧表演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个个赋有地域特色文化队伍,进一步丰富了基层所站文化生活,营造出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凝聚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聚行业特点

创特色文化

走进景德镇管理中心各基层所站,各个庭院内绿树成荫、绿意浓浓,园林化的蔬菜基地内,各种时令蔬菜青翠鲜嫩,果树上硕果累累、与鸡鸭成群的叫声一道绘就出了一个个农家庭院式的“高速农庄”。多年来,景德镇管理中心将“一种三养”这一高速人的优良传统和特殊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倡导生态种养,利用畜禽粪便及秸秆等进行微生物发酵,或用作果蔬地的肥料,或用作养鱼的饲料,废弃的蔬菜叶则用来喂养猪、鸡、鸭、鹅等。各所站结合实际,有效整合空闲的土地资源,实行蔬、果、禽、畜分区种养。动物、植物、土地、空气与水,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生态系统,自给自足,形成了种养结合、良性循环的生态健康种养模式。在“农家庭院”式

的“一种三养”

新模式下,所站环境越来越美,“菜篮子”不断丰富,食材安全得到了更优的保障,伙食水准不断提高,员工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到种养活动中来,让员工在业余时间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了员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员工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享业余生活

促企业发展

针对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大多地处偏远,远离城镇,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的实际情况,景德镇管理中心主动把文化活动作为提升单位发展“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结合新形势和自身实际,以江西高速集团企业文化为引领,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高速群众文化,使每名员工都在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活动中耳濡目染,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过往司乘和当地经济发展。

多年来,景德镇管理中心积极研究探索文化活动形式,广泛收集员工对开展文化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青年员工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大家喜闻乐见和贴近高速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顺应新媒体传播形势,结合“党建+”活动,整合宣传资源,建立了“筑梦景婺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宣传的覆盖面,在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广泛倾听基层声音,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作用;信息分中心开办了“多彩兴趣班”,开设了葫芦丝、绘画、舞蹈等课程;婺源收费所在国家级职工书屋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个“微型影院”,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和红色革命教育;中心及各基层所站的篮球场、网球场、健身房也逐步进行了改造升级;通过“书香景婺黄”读书活动和企业文化小故事征集,让企业自己的故事得到了更全面、立体的传播和展示,使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