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凡岗位育桃李执着追梦铸师魂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本报记者

童霞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置业精神。

在浮梁县北部山区,有一位坚守乡村教育38年仍在教学一线奔忙的老教师,他不但语文和书法两门课程教得全国知名,还在浮梁、景德镇文化的研究传播以及三个文明建设上有所建树,他就是浮梁县江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陈金海。

这位享有“中国好人”“江西省优秀教师”“浮梁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优秀指导教师”等众多荣誉,两次被专业理论杂志选为封面人物介绍宣传,被我市的许多语文教师同行誉为“当今中国语文教学界学术精英之一”的乡村教师,就像深谷中的幽兰,绝壁上的苍松,在极为落后的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为浮梁乃至景德镇的教育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金海朴实得就像一位农民,却有异于常人的作为。为了查证“语文”这个现代汉语语词生成与熟化时的真相,会专程自费奔赴上海图书馆查阅孤本典籍;为了弄清浮梁县民国初年一个历史事件,他指派在京工作的弟子几次三番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复印绝版图书。这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在语文教育研究上接连做出大手笔,他写作发表的论文《释“语文”》,被本科师范院校选为专业硕士必读文献;他2008年根据课堂教学现象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建议被采纳,曾改变了全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生字词的印刷方式;他从2007年开始受邀应聘走上大学讲台出任骨干教师“省培”“国培”等培训项目的授课专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独立创编交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本版出版全国发行的硬笔规范字书写教材,获得“全国书法教育最受欢迎教材”称号。踏踏实实敬业奉献做出接地气的教研成果,一项项都硬邦邦。

当老师的前19年里,陈金海用5年时间拿遍了语文、历史、地理三学科教学技能比赛的市级奖,音乐教学论文获得景德镇教育学院奖。他从教的第10年拿下了县市两级“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第12年获评“江西省优秀教师”称号。消停多年之后,49岁那年他出人意料出现在“考研”的考场,53岁那年还自费去重庆拿下全国性赛课的一等奖。

“实际上,好学生是不需费力教的,指引加督促就够了。相对而言,维护学力强盛的学子的发展环境,扭正已向不良方向滑落的学生的心志,给家庭教育或家庭经济存在问题的学子以正能量,是教师最神圣的德业。”陈金海常常这样说。

陈金海是一位普通的群众教师,却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着不逊于党员教师的纯洁灵魂。他在先后工作的7所学校担任过很多职务。为了乡村和教育,他曾要被调入高中、曾有上海某名校来县里要付费引进人才,他都因放不下乡村和孩子而放弃。他从来不把个人利益放在心上,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援助新疆的中小学写字教学,他曾向新疆各地70多名语文教师及教研员慷慨寄赠他创编的写字教程,书本和邮寄费每份花费接近50元。他把工资收入的绝大部分投入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至今深居简出,开的是地产车。

2000年,陈金海进入研究性教学的教师人生新阶段,先后写作发表了各种影响力巨大的论文,参与多项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参编及专著出书50余册。他是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滚动快速作文”课堂教学组织法研发团队的核心专家之一,是全国知名的硬笔规范字书写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是景德镇语文教学界的一根标杆,被多家教育类杂志社聘为智库专家,被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专家联盟聘为讲师。

陈金海为浮梁及景德镇地方文化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为调查“新平古县治”,他通过文献追踪和田野普查,用8个月时间提交了近10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准确锁定目标;他还参加景德镇老城文化调查队,参编了《遇见景德镇:老城旧事》;他研究“浮梁茶”文化,仅破解一个“驮”字就潜心研究一年多……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立身课堂谦虚谨慎边实践边研究,持续不断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打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游击队的大胜仗”,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矢志不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