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晚报记者
徐悦
2019年度军转干部和士官现场选岗
“你好,我是退役军人,前来办理军队转业干部户籍介绍信。”“好的,请稍等,我们立即帮您办理。”……这是发生在景德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科的一幕,而类似这样的业务办理每天都在进行。
一直以来,景德镇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退役军人转业安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2019年以来,景德镇市努力提高安置工作水平,做到了风气正、亮点多、岗位好、选择广,安置质量为历年最好,达到了部队满意、退役军人满意、接收单位满意的良好效果,连续6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军转干部安置“两个保持”目标。
积极主动
靠前服务
为军转安置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执行计划不打折扣、落实政策不搞变通、完成任务不讲条件”……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军转安置工作指导思想,也是我市认真做好退役军人转业安置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9年我从部队退役转业到景德镇,平职安置到了珠山区科技局任副局长,这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退役军人的重视和认同,我感到非常暖心。”转业军官江镇参军入伍15年,本以为回到地方需要适应良久,可由于领导的关心关怀,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助支持,转业后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
昔年从军磨砺报国志,今朝卸甲扬帆新征程。为切实做好退役军人转业安置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轴、分工表,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加强与编办、人社、财政、纪检等部门的协商沟通,认真宣传军转安置政策,督办落实惠及全体退役军人的各项利好政策,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安置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展开,确保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为保证安置岗位的数量和质量,市委编办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对接空编岗位,用好用足安置政策为退役军人争取安置就业岗位。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共接收计划安置军转干部27人,提供43个党政机关岗位,安置岗位达到了安置人数的1.6倍。全市为75名计划安置的退役士官提供了86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岗位,5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岗位5个,11个中央管理企业岗位,给士官选岗创造了很大的选择空间,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创新模式
拓宽渠道
退役军人军转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尊崇之光照亮退役之路。检验军转安置工作成效的好坏,不仅要看是否将军转干部安置到一个好的平台,更重要的是看大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岗位,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科科长方平生表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注重加强政策宣传辅导,组织全体退役军人集中学习,耐心解答安置政策、公布可供选择的安置岗位。退役军人上岗前开展适应性培训,对安置单位基本情况逐一进行了介绍,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做出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
“在岗前适应性培训前,我对地方工作是两眼一抹黑。”2019年计划安置军转干部吴宁军这样告诉记者。自接到是否自愿去机关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通知后,就积极响应并在新岗位逐渐熟悉了地方工作模式,认真学习各项业务技能。他在选岗后,在新单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能独立起草领导讲话稿、撰写新闻报道、承办各类会议,各项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
方平生介绍,2019年根据政策要求,我们在征求所有待安置军转干部意见后,选择试行双向选择,积极破解单一积分选岗造成的“人岗不相适”难题。相关用人单位对选报对象的档案进行了审核,对选报人员情况进行了摸底,结合省军转安置考试成绩遴选了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上岗。冯伟是2019年通过双向选择到市委宣传部的转业干部。“通过阳光安置双向选择,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非常荣幸。”从一名军人变成一名公务员,冯伟轻松地完成了身份角色的转换。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景德镇市始终坚持把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整合资源、多措并举、稳中求变,着力构建退役军人安置的良性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退役军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使退役军人在建好国家试验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中贡献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