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文/图
得知当今越剧泰斗王文娟老师接见我们的消息,心情无比激动,哪怕八月的酷暑,也挡不住我们喜悦的心情。今年8月下旬,我们江西老表三人,驱车来到上海王老的住处,在徐延安老师(上越国家一级琴师)的陪同下,拜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老师。摁响门铃,一开门,92岁的王老师就在门口等候,我们纷纷激情拥抱这位受人尊敬爱戴的老艺术家。
王文娟老师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我们在她家沙发上,握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王老师谦虚平和,很健谈,一一作答。谈到越剧艺术,王老师更是饶有兴致。当听说我们红果越剧团近几年演出了《红楼梦》、《梁祝》等近十个大戏,王老师先是惊讶,继而赞许道:“业余越剧团有这个水平相当不容易,何况你们还是江西的,那就更不简单了!”当王老听完景德镇红果越剧团团长孙啸笙的唱腔和表演视频后,王老竖起了大拇指:“你们江西人唱越剧吐字咬得这么准,十分难得,韵味出来了。唱做俱佳!很好!”随后,她还与红果越剧团的艺术顾问王世玉老师电话连线了十多分钟,赞赏王世玉老师作为上海人为越剧在江西的弘扬所做的一切,特别感谢培养了像孙啸笙、侯剑伟这样优秀的学生。王老师说:“台上演戏不怕复杂,精益求精。台下做人简单一点,甘于奉献。”她希望江西的越剧能传承创新,多培养人才,祝愿景德镇红果越剧团越办越好。
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妹妹”家喻户晓,从小我们就十分喜欢和敬仰。拿孙啸笙的话说:“我喜欢越剧是先从喜欢林妹妹开始的,因为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妹妹太美了:唱腔美,服装美,扮相美!”是啊,我们喜欢王文娟老师,都是从越剧电影《红楼梦》开始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娇羞、柔美的形象留在当年我们才十几岁的脑海里。她创立的王派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在谈到演戏时,王老师说:“我饰演的林黛玉、鲤鱼精、王玉贞、孟丽君等角色,注重塑造人物性格。我们做演员在表演上要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和抒发角色内心复杂感情。”王老师扮演的大多是多情女子,从一个个鲜明角色中,可以看出她是戏剧舞台上的“性格演员”,戏路宽广,善于塑造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1948年,王文娟进玉兰剧团,与徐玉兰合作,首演《风萧萧》,从此,二人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王老听到徐延安老师介绍,孙啸笙、侯剑伟曾获得央视戏曲“最佳拍档”时,王老很是欣慰,说:“你们很不错,台上配合默契,台下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王老虽然92岁高龄,却十分风趣幽默,她听觉很好,与她交谈无需高声,就如同与年轻人聊天一样,毫不费劲。我们夸她听觉很好的时候,王老随口幽默地回了一句:“嗯,还好,打个八折吧!”当我们问王老多大年纪、什么属相的时候,她说:“我呀,我的属相有点厉害,我属老虎的。”得知我们红果越剧团正、副团长孙啸笙和侯剑伟都属虎的时候,王老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王文娟老师家中墙上有张她与孙道临的合影。说起丈夫孙道临,王老师饱含深情地说:“两件事,对我影响大。”一件事是在她70多岁时,孙道临倾力支持,导演了她主演的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她说,《孟丽君》凝聚了丈夫孙道临和她两人的心血,也是她戏剧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高峰。另一件事,就是孙道临教他读书、书法、绘画,他叫我少花时间在玩上,多看书,多练毛笔字。在王老师家墙上,挂着一幅今年夏天她练书法抄录的一段语录,这语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端庄、隽秀的书法,出自这位90多岁的老艺术家之手,让我们连声称“真棒!”
茶几上一只青花缠枝莲茶杯在王老师家格外不同,落款正是“景德镇制”。提到我们家乡景德镇,王老师说:“瓷都呀,名气好大,遗憾没去。”在王老家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为了怕多打扰王老,我们很不情愿地提出告辞。临别时,我们把一串蓝色耀眼的陶瓷首饰戴在王老师颈脖上,“漂亮,太漂亮了,陶瓷项链。”王老师高兴地戴上项链和我们合影留念。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如花美眷,怎敌得过似水流年。92岁的“林妹妹”多才多艺,依然美丽动人,气质非凡。我们与王文娟老师依依惜别,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