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们是新生儿的“守护天使”除了爱,这里能给重症儿新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冯瑶

文/图

春天之所以被大家喜爱,因为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奇迹的季节。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如春,那里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希望,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一群守护生命的天使。这个地方,就是景德镇市新生儿危重患儿救治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每次进入新生儿病区,值班医护人员都会反复叮嘱,除了常规的消毒处理外,不能随意接触病房内的医疗器械。在新生儿科内,整齐地摆放看清洁透明的新生儿培养箱,里面住着患有各种疾病的新生儿,箱上都被细心的医护人员盖上了一块薄薄的毛巾,避免光线直射小宝宝的眼睛。这里就是新生儿无陪护监护病房,危重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就设在这里。

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名患儿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拥有1100平方米使用面积,现开放病床60张,其中NICU32张,还设有新生儿普通病房、早产儿病房、隔离病房等。NICU内安装了桥梁式吊塔,备有婴儿暖箱、心电监护仪、远红外线辐射台、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LED冷光源黄疸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以及床旁彩超、血液分析仪和摄片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这一希望,全体医护人员几乎每天都与时间竞跑,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这里,创造了不少生命奇迹,平均每年救治1100多新生儿患者。每天一早,新生儿科护士就忙碌起来,为科室内的小病患洗澡,个别情况严重的只能用毛巾轻轻擦拭,接着是换尿片、喂奶、测量体温、输液等护理工作,而这些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据了解,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其不适,而且这里没有亲属陪护,婴儿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而有些危重新生儿连啼哭的声音都没有,医护人员需要频繁地巡查,用心去辨别患儿的哭声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很快,如果及时发现异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所以,值班人员整天不停地在患儿床边走动,观察患儿的病情,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名患儿。为了能够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科里的医护人员甚至把办公桌搬到了病床旁边。

在这里,医生与病患家属是要绝对信任的,因为患儿在住院期间,没有家属陪护,吃喝拉撒都是医护人员一手包办,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顾。也正是这样,每一名患儿治愈出院,医护人员心里都非常高兴,不少家属还与医生成了好朋友。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梁永辉说:“在这里,不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和一份关怀。”

用精湛的医术换来更多家庭的幸福

在医院工作,精湛的医技就是救命的法宝。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目前有8名医生,24名护士,其中研究生1名。科室主任梁永辉更是有着30多年儿科工作经验的老医师,熟悉儿内科常见危重症的诊治。新生儿科的工作有什么不同?提到这个问题,梁永辉说:“新生儿的生理现象与病理性问题有时候在疾病早期不是很好区别,所以导致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猛,留给医生抢救的时间不多。因此,要求医生面对新生儿时需要更仔细,技术更精湛,手法更细腻。同时,在我们科室早产儿居多,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用足够的细心、爱心和耐心,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呵护。”

正因为新生儿治疗的特殊性,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特别关心,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向多位家长进行反复解释的情况。有数据统计,在儿科的工作量是其他科室的2.8倍。新生儿科接诊的患者大多是出生28天以内的危重症宝宝或者早产儿,前不久就有一位只有31周的早产宝宝送来科室抢救,刚来时还没太大问题,没过多久便出现肺出血的情况,普通的呼吸机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当天抢救医生当机立断,给患儿换上高频率呼吸机,从而挽救了一条小生命。一次当机立断的抢救,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就是这些希望的“守护天使”,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换来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笑脸。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我市设备最完善、最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舒适、方便、安全、高效的治疗康复环境。多年来,新生儿科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加强了对新生儿疑难及危重病的研究,制定了一套新生儿疑难病、危重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症、早产儿、超低体重儿、颅脑损伤、重症肺炎及新生儿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能开展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一直以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始终坚持用最专业的治疗和最贴心的服务,给患儿最好的呵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