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霞燕
自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党委成立以来,该社区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建“主题党日+”长效机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活动平台,以党建带社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生根,坚持“基层党建的前沿、服务群众的窗口”职能定位,不断夯实社区党建基础,增强社区服务职能,打造昌盛社区特色品牌,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党员管理
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昌河街道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按照珠山区社区试点改革工作要求,昌盛社区率先在全区成立社区“大党委”。结合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内的241栋楼划分为18个网格,构建“社区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架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结合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将辖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管理范围,形成了党员有组织、组织系统化的社区党建格局;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网格员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党员积分考评制度、服务联动制度等相关制度,对网格内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管理。
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社区党委以支部为单位,以“三会一课”为依托,以“学习强国”为平台,联合各支部开展“手抄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我和党旗合个影”系列活动,同时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季度一交流”方式,举办学习论坛,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该社区党委不断探索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管理,打造出党建工作新亮点。
搭建参与平台
携手共创共建
一直以来,该社区在坚持“基层党建的前沿、服务群众的窗口”职能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搭建参与平台,以“服务为窗口、网络为载体”,与驻地单位携手共建,全面推行了共驻共建、优势互补、共同管理的新理念,实现了在社区党组织统领下,各项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无线融合、互动双赢。在该社区,党员活动开展到了居民小区的每个角落,每周二、周四定期与南河公安分局开展“健步走、美生活、护平安”活动;每周六定为“红色志愿者日”,定期走访辖区空巢、行动不便、残疾人家庭,提供亲情陪护、精神慰籍等志愿服务;与昌河物业联合修整破损路面、井盖80余处,修理路灯、楼道灯500余盏,整修堵塞下水道20余次,整修危墙3处;与三三五医院开展义诊活动3次、健康教育讲座5次,与辖区志愿服务队、外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清除生活垃圾300余吨。
许田是社区的一名党员,也是活跃在社区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园,作为一名党员,就有一份责任,每次社区开展志愿活动的时候,我都会积极参加,为我们的家园尽一份力。”
构建“五在社区”
全面提升社区工作
该社区积极构建“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的“五在社区”,致力于为居民打造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该社区以机关“三化”打造为契机,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加强社区文明卫生队伍管理,提升履职能力,同时建立志愿者卫生巡查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发挥“爱心帮帮团”、常青藤、一路阳光等志愿服务队资源优势,为“五类家庭”提供特色服务,并结合春节、妇女节等节日对不同对象进行走访慰问;针对不同人群,经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为居民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强身健体的场所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了确保辖区安定和谐,社区加强了治安宣传,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积极做好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主动上门宣传和了解居民的意见建议,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晚间警民健步行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做好居务、党务公开,加强与居民的沟通。
该社区党委书记谢芳是一名80后女青年,在社区工作的5年时间里,她一直是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是领导眼里的“永动机”,更是群众眼里的“免检产品”。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就应该在工作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选择在社区工作,就要为居民多干实事、多做好事,让青春在基层闪光,让幸福在奋斗中实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