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总是会回到小时候,想念农村的小院子,院子里有篱笆围成的菜园子。篱笆,成为印象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诗里,诗人描绘的是一个儿童在篱笆边菜花中追寻黄蝶的有趣情景。
夏天,菜园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于是,每天都会去看看这边的小花,摸摸那边的小瓜,偶尔也会蹲下,捉几只杂草中跳起的蚂蚱,而后静静地坐在台阶上,看着蓝天白云,想着那些年少时的梦。
篱笆用竹竿,或者圆木棍,下部埋到土里,上部编排扎制,围成园子种菜。于是,一方篱园,展现出一分自在,一分从容,更有一分和谐的美感。
篱园既成,可以种瓜、种豆、栽花,也可以种植几棵果树,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用来种植蔬菜。篱笆有空隙,风儿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正午,阳光洒过篱笆,斑驳跳跃,迷迷离离,有一分迷幻般的感觉,生命里,便多了一分欣喜和坦然。
从春暖花开起,篱笆墙外的桃树、樱桃、杏树、梨树、枣树次第花开,“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时的花香更是招蜂引蝶了。远远看过去,红绿相称,黄白相间,一片花海,弥散着一院花香。
适时的,母亲会在篱园地上种辣椒、茄子、西红柿、小葱等蔬菜,在篱园的内外墙边则种上喜欢爬高的菜,比如黄瓜、丝瓜、菜葫芦、梅豆、豆角等,任其沿着篱笆墙随意攀爬。篱笆墙一圈野生出的牵牛花、夜来香和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与蔬菜缠绕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疯长蔓延。有母亲的关爱呵护,要不了多久,这些小花便缀满整个篱笆,兴趣盎然地和蔬菜花争宠斗艳了。白色的豆角花,黄色的丝瓜花,一路开着,摇摇曳曳,风姿绰约,惹人怜爱。
早晨,丝瓜花、豆角花上,缀满露珠,晶莹剔透,邀来阳光和清风,尽情地舞动着袅娜的身姿。气温升起来,满园里的菜蔬上面氤氲出朦胧的湿气,空气清新极了。这个时候,父亲会站在篱笆边,抽烟,或者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欣赏。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一味地站着;脸上,却是一派的安详和宁静。这是父亲难得的一分享受,一个篱园,安放了他那颗劳累的心。
中午,太阳热烈地照着,一簇一簇的绿,将灿然的花托起,一道篱园,酝酿出一种最热烈的氛围。一只蝉儿飞来,落在篱笆上,“吱吱”叫几声,又迅疾飞走了。蝴蝶在篱笆上飞来飞去,时飞时住。蜻蜓,静静地停在一朵花上,或者一片叶上,仿佛停住了行走的时光。此时,时光,静如清水。
夏天的晚上,篱笆墙下铺上凉席,躺着,摇着扇子,在眉眼的月光下,听虫儿鸣叫。习习微风中飘来了花草的幽香,望着满天星斗,任由思绪飘入了梦乡。
篱笆的情怀
篱笆有许多好处,简易、美观、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一道简易美观的篱笆,让小院充满了灵气。
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步,觅食。中午,虽有火辣辣的太阳,篱笆上的丝瓜花、豆角花和葫芦花,却开得旺盛,蜂蝶和蜻蜓蜂拥而来,这些昆虫们热闹起来,似乎把灼热的日子挥霍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
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一墙红白黄相间的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的灵性水彩,把乡村的日子渲染的如此美丽。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
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乡亲们具有本真淳厚、平淡超然的品格,以及富有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
我对篱笆有无尽的情怀。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发,花朵开放,我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有一种原始的激动,在心内脉动和狂舞。每次走近篱笆,欣赏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精神上的满足。
篱笆,散逸着乡村泥土芬芳的原生态,铭刻着邻里乡亲淳朴的民风。一道篱笆,是一道风景,也是一块招牌,更是一种生活。
想起故乡的篱笆,让我沉静其中,仿佛心中有一道虚拟的篱墙,嗅到了那浓稠的乡味,神游于那段被遗忘的美好时光。
篱笆摇曳着乡村的风情,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风景。宛如牛背上牧童的那支短笛,信口一吹,那质朴与悠扬的音调,随风景飘散融化在岁月的深处,无法找回。
篱笆的乡愁
篱笆,是乡村的一抹风情,是岁月的一阕小令,当游子在高楼怅然远望时,心里有说不尽的乡愁。
乡村篱笆,青藤缠绕,绿叶婆娑,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风,春夏疏疏落落开几番花,秋来半掩半映挂一架果。即使到了冬天,篱笆挂满枯藤败叶,仍是一派灰黑的水墨色,可以听风吹篱笆的呜呜声。
庭院的篱笆,蓄满了乡村人家天伦亲情和烟火味道,而乡野的篱笆,里里外外,满是静谧悠远的田园风光。有篱笆,就会有柴扉,就会有茅屋,就会有小径。倘是菜园,就会有流水,若是果园,就会有在林间辛勤劳作或抽烟歇息的农人,就有枝头啁啾的小鸟,还有草丛悠闲觅食的芦花鸡。
在我的心中,故乡永远那么美丽,有一村人家、几缕炊烟、几畦菜地、几道篱笆。在清苦的岁月里走过,在我的心里扎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