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
毅
6月19日是父亲节,但大部分瓷都人都不曾料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就此拉开序幕。
6月18日夜至20日,我市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范围、最大强度降水,昌江河水位猛涨,水库山塘超过警戒线,主城区老城区内涝严重,昌江河堤出现裂口漫堤险情,许多居民因洪涝灾害被困家中……
针对防汛的严峻形势,珠山区于6月19日下午召开全区防汛紧急工作会,动员部署防汛救灾工作。6月20日上午,珠山区再次召开全区防汛紧急工作会,进一步调度防汛救灾工作。6月21日上午,珠山区第三次召开防汛紧急工作会,部署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能看到人民子弟兵的刚强。
在暴雨袭来、洪水围城的危急时刻,珠山区的党员干部、驻地官兵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最有分量的一份报告。
6月19日下午,沿江东路护堤出现管涌,区委领导马上带着党员干部冲到了最前线,开展抢险救援,驻景武警水电二总队三大队130余名官兵携带20余台套救援装备,紧急奔赴受灾区域,迅速展开救援。经过党群军民昼夜奋战,于20日上午,基本控制管涌险情。
6月19日晚,珠山区防汛办巡查人员发现,昌江河东岸珠山大桥桥头向南200米处(麻石弄沿河)堤坝出现约80厘米的裂口,洪水喷涌而出。珠山区委书记俞小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卫春迅速赶到裂口现场,指挥街道工作人员对河岸附近的居民进行疏散转移,他们还亲自率领党员干部和街道民兵用沙袋、泥土对裂口进行填堵,以防止险情加剧,到20日凌晨,险情被基本控制。俞小平、林卫春一面指挥党员干部继续对居民进行疏散转移,一面在堤坝上巡守至早晨7时洪峰过境。
在青塘村、昌江村、银坑村、太平巷、斗富弄、麻石弄、陶艺街、陶阳路、陶玉南路、三宝瓷谷等处,党员干部成为了定海神针,党徽在紧要关头放射出熠熠光辉,在一片汪洋之中,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在区委领导的带领下,争分夺秒,顾不上疲乏与饥饿,一直忙着用皮划艇、冲锋舟等各种工具和方法疏散转移受灾群众、救助伤员、抢救居民的财产物资,竟成镇、各街道的基干民兵更是一直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6月20日上午9时,排除了管涌险情的武警官兵经过连夜奋战正准备休息时,又接到求救,沿江大堤附近发生漫堤,百余名群众需要及时转移,街道社区人力不足、设备不够,救援进展缓慢。灾情就是命令,官兵迅速驰援,可老城区情况复杂,巷道狭窄,只能通过人扛肩抬将群众转移出来,武警官兵采用“逐户搜救、老幼优先、人扛肩抬、接力转移”的方法,分多组同步开始搜救,经过2个多小时奋战,成功将受灾群众搜救转移。
漫堤险情出现在昌江河东岸瓷都大桥桥头向北约200米半边街附近,大量洪水从数米宽的堤坝较低处涌向街道。为防止险情进一步加剧,景德镇军分区司令员管和平,珠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卫春迅速赶往漫堤点附近指挥居民加固排险。
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刚刚经过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但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发扬人民子弟兵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参与抢险,在大型工程机械的帮助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漫堤点被迅速用泥土砂石垒填抬高,从而止住了外溢的洪水。武警官兵又在堤坝旁抢修了一条便道,方便居民群众防汛救灾。
抢险作战告一段落,许多战士的衣服都湿透了,但他们顾不上脱去外衣,就捧着群众自发送来的盒饭就地躺在路边睡着了,围观的居民群众非常感动,纷纷为子弟兵点赞。
(下转B2版)
(上接B1版)6月21日,随着暴雨停歇,天气转晴,景德镇城区受灾情况逐渐趋于缓和,昌江河水位明显下降,城区大部分内涝点洪水退去。在洪涝灾害面前,珠山区党群同心、军民同心,共同迎战水患,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珠山区没有松懈,也不能松懈,区委、区政府又迅速组织各级领导、机关党员干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下到全区各受灾区域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城区受灾居民在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纷纷开始了灾后的环境清理、防疫消杀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防疫是重中之重。珠山区卫计系统迅速行动,区疾控中心19日晚上开始准备消杀药剂,20日一大早就开始加班加点发放消杀药剂,确保洪水退到哪里,防疫消杀就到哪里。
区卫计委组建了14支专门的防疫队伍,深入竟成镇、各街道受灾区域开展消杀,形成了网格化防疫格局。区政府有关领导来到竟成镇各村,现场指挥防疫消杀工作,防疫消杀已在全区各街道、竟成镇全面有序展开。
洪水退后,各街道迅速组织灾后自救,在灾情比较严重的昌江街道里弄,洪水让这里泥泞不堪、一片狼籍,居民群众正在社区干部和环卫工的帮助下,积极开展环境整理、打扫里弄、清运垃圾。
随着气温迅速升高,洪水浸泡过的里弄散发出阵阵异味,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带领志愿者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顶着酷暑和环卫工人一起,对辖区里弄道路进行清理、冲洗、疏通。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珠山党群军民用攻坚克难迎战水患、齐心协力守护安宁的英勇事迹唱响了一曲令人激昂振奋的正能量之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