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个正能量的暑假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本报记者

周筠

七月,是学生们最开心的一个月,放假了,孩子们自由了。2016年暑假来了,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学业虽然轻松不少,但伴随着成长的脚步,身上的担子却沉了不少。他们不愿意在家消磨,更愿意去体验社会,融入社会。7月上旬,记者来到他们之中,采访他们这个暑假生活的“重头戏”。

“三下乡”有收获

“看着他们吃着西瓜,笑得那么灿烂……回头看看,我们这些天走过来的日子,伴随着心酸、欢喜情绪交杂在一起,收获了满满的人生感悟,这也将是我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丽阳变形记’。”

说这段话的,叫易海悦。她是一名90后大学生,也是景德镇学院参加“2016暑假三下乡活动”的一名大一女生。从6月30日起,该校15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赶赴昌江区丽阳乡开展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

谈起这几天的生活,同学们叽叽喳喳聊开了,“我们吃住都是在丽阳乡中心小学,吃的还好,大家自己买菜,自己做。昨天还吃了饺子,只是包得样子难看。”提起昨晚吃的饺子,学生们顿时都乐了。“吃饺子的时间,还停了会电,幸好不久又来了……,我们都是在教室里打地铺,带了蚊香和驱蚊水,但还是好多蚊虫叮。”“对,还有洗澡也不方便,有几个男生还挺能吃苦的。”几个同学也凑过来向记者“诉苦”。

“我们体会到了农村生活,也摸索了一些怎样与老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了解了他们所想,这些敬老院的老人们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所以,回家后,我再也不会顶撞他们了,会更加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当然,下乡活动的日子有酸楚也有感动。易海悦说,他们在村中遇到了一位退伍老兵,老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带给学生莫大的感动和震撼。“虽然老兵已经年过花甲了,但他对我们说的每个字都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易海悦说道,“我当时仿佛都能看见那些年他在战场上勇猛抗战的身影。他拿出一本本子来给我们看,本子有些微微的泛黄,但可以清晰的看见上面方方正正的汉字有力地书写着这些年他的家国情怀。”离开时,老兵还亲切地对他们说道:“孩子们,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祖国的富强就要依靠你们的力量了。”

找机会积累经验

从景德镇学院大门往北苑方向步行2000米左右,有一间50平方米的工作室,工作室外还种着玫瑰、向日葵等喜阳植物,虽然天气火热,仍有许多经过的路人会在此处拍照留影,而这里,正是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的4个学生梦想的起点,一个和青春有关的梦想——青春瓷坊。

“最初构想是做一种私人定制的陶瓷手作。”1995年的广西小伙陈猷昌今年刚毕业,他向记者介绍,这个工作室是他与三个小伙伴的心血,而自己大学三年来的奖学金也都投入其中。环顾工作室,虽然装修简单,但木架上摆放的瓶瓶罐罐的独特造型特别吸睛,有些已经是成品,有些正在晾干,品种繁多,有茶具、花瓶、首饰等。

“刚毕业就创业,其实什么都缺。”陈猷昌是个坦诚的人,他直言道:“一缺资金,二缺经验积累,三缺销售渠道。目前三个小伙伴都在外面找到了一份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工作,希望积累更多的经验,而我自己这两天也在外面求职面试。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人脉资源。”

陈猷昌说,目前工作室的订单大多来自网络订单和朋友介绍。提起最近的一批订单,陈猷昌显得有些羞涩,“是一家南宁的禅味酒店,提出要在瓦片上作画。”

陈猷昌说,接到订单后,他几乎把全市跑了个遍,终于在一座被拆的老屋里,找到这种瓦片。“当时,我蹲在一堆废墟里,挑挑拣拣,花了半天的时间,背了一蛇皮袋回来。”经过一整天时间的处理、打磨、绘画,终于按对方的要求完成了20块作品。“对方说要先订20块,我就把27块全部给他了。”

对于陈猷昌来说,这笔订单虽是小试牛刀,但增添了他寻梦的信念和砝码。

“目前主要做的是手工陶瓷类产品,最终自己还是想做大艺术类,眼光不局限于陶瓷,还可以有书法、国画、培训等。”

陈猷昌憧憬着,未来自己还是应该多学习,眼界开阔了,市场自然也就大了。

摸索创业项目

虽然目前正处于大众创业的一个历史热潮,但大学生创业不能冲动和肓目。“创业就像一颗种子,要找寻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径。”景德镇学院大三学生岳鲁豫,他就不断地在摸索着更适合的创业项目。

“其实冒出开奶茶店的想法特别偶然,一开始就是同学之间的一个玩笑。”

岳鲁豫说出了自己最初的创业想法,“当时我们从田径场跑步回来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个空房子,突然想到把它租下来做奶茶生意,应该会挺受欢迎的。”在今年3月,他与另外三个同学就盘下了这间空房,接下来,他们店内所有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在网上采购设备、食物原材料,自己买涂料、墙纸装修店面。起初,我们以为奶茶很容易调配,但经营到目前为止,我们四人中,只有一个同学会调配。而这几个月的经营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奶茶销路其实也不是特别好。”放暑假前,岳鲁豫和小伙伴已经开始研发新饮品——炒酸奶,可能因为他们做的炒酸奶渐渐在学校小有名声。一个月内,学校周边又开了两家炒酸奶店,生意也渐渐冷清了不少。

目前趁着学校放暑假,岳鲁豫借来投影仪,晚上在店门前播放露天电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因为要做出特色十分困难,最近在考虑今后做什么新的饮品来吸引学生,因为学校附近太多同质化的饮品了,要与别人区别开来,就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这个暑假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一位多年关注大学生创业的教授告诉记者,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更关注他们的项目是否有利润,如何赶快行动、如何赶快找资金。而对于这个项目是否有人做,在他们区域范围内有多少人在做,他们实际上关注得不多。这样会导致许多创业项目相似度高,同质化复制化的情况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创业者冲动、盲目和欠缺思考和调研。

记者手记

在此次采访中,更让记者感到惊喜的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暑期实践活动,一改以往单调地参观、学习等模式,正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像此次景德镇学院举行的“暑假三下乡”活动,直接把学生放在农村呆上一周,吃、住全都得依靠自己,脱离了家庭、学校等外在支撑后,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便被激发出来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们中的许多学生都是生平第一次睡地铺,第一次洗菜,第一次炒菜,原以为他们会对这类生活充满抱怨和不满,没想到的是,当活动结束后,他们更多的是不舍。“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在实践中,他们获得了比书本更多的“真知”,而这些“真知”

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机会,更是了解社会、培养实干能力的途径,也将为他们步入社会,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