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片丹心献教育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余文高

在浮梁县寿安镇中心小学,有一位年过四十的女教师,

26年来始终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在乡村平凡的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先后荣获了省优秀乡村教师、县最美教师、十佳党员等称号,成为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当选为景德镇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她就是景德镇市2017年“师德标兵”荣誉获得者邱桂花老师。

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

邱老师自1992年从教以来,以事业为重,以学校为家,以育人为本,多年来养成了早出晚归、“白加黑”、“5+2”的工作习惯,被同事们称为“工作狂”。2001年春季开学初,学校师资紧缺,想让她教毕业班的语文,当时她三个月大的孩子亟需母亲照料,家人极力反对,但她想到学校的困难,主动劝说家人,欣然接受学校分工,之后默默地承受着教学工作的重任和家庭生活的艰辛;临近毕业考试时,邱老师的小孩连续几天咳嗽不止且又腹泻,丈夫出差在外,几次她都想请假带小孩去就医,可想到会影响教学工作时,还是一拖再拖,直到孩子高烧不退,才送孩子到医院就诊。孩子病情严重,需住院一周,为不耽误毕业班教学,她违心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看护,自己悄然回到了学校;2005年5月的一个周末,邱老师母亲因骨折做手术需要她陪护,而次日学校要接受上级工作检查,也需她负责准备资料,在亲情与工作的两难选择中,邱老师毅然前往学校办公室加班到天亮。

爱生如子

润物无声

教育是爱的艺术,老师是爱的化身。二十多年来,邱老师以一颗不倦的爱心在细微之处、在不经意间默默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苏景因顽皮与原班主任闹僵转到邱桂花老师班上。为了转化苏景,邱老师悄无声息地开展了爱心转化计划:做错了作业,她单独辅导;犯了错误,她心平气和地教育;有了一点点进步,她就不失时机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表扬。一个周末,得知苏景在家中跌断手腕后,邱老师专程去看望他、安慰鼓励他,并在他回校的那天专门为他开了迎接庆贺会。爱生如子,润物无声,大半学期下来,苏景变了,变得懂礼貌、讲团结,有了集体荣誉感,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帮助学困生,特别是留守儿童,邱老师经常在放学后无偿地帮他们辅导作业

,和他们一起聊天,护送他们回家……她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和周末时间上门去辅导、家访,乡村里不知留下了她多少身影和脚印。

爱学进取

引领前行

从教二十六年来,邱老师从未停止过学习、探索、创新的脚步。她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和新课程培训,先后进修了专科、本科以及“江西师大研修班”。每年自费订阅各种教育教学书刊,学习专研业务理论知识。主持或参加多个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撰写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三十余篇,编写校本劳动教材一本,并申报立项为省级劳动课题;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方法。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效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自制了一批生字词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具,充分利用学校幻灯机、电教室、白板机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多年来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去年起,她班上开始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已经熟记《三字经》,古诗词也已经积累不少。她努力让学生在毕业前能熟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一些经典国学篇目;追求卓越,引领前行。为更好地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她经常上公开课,示范课,主动帮助年轻老师解决教学上的疑难。2012年起,她的“工作室”“工作坊”多次承担省、市、县远程研修培训任务,个人多次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科辅导老师,她制作分享出的教学课件也深得全国各地老师的青睐。在邱老师的引领指导下,许多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多人荣获各级教学业务竞赛奖。

甘为红烛照山乡,育人苗圃桂花香。26年来,邱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表示:将继续在忙碌中充实自我,在奋斗中享受快乐,在坚守中追求卓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