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走进徐家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浮梁的每一山梁都有它独特的灵气,每一股清水都有它别致的韵味。浮梁大山里的每一个山村都有它别具的美景,古老的山村就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到了浮梁,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古祠堂滴水下的青苔,青石板街道中的凹槽,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浮梁的美、浮梁的韵就蕴藏在人们忘记的残砖断瓦上。浮梁不能说有多少秦砖汉瓦,但宋时影青,明.清时的风铃和天井中的古老气息,完整地记录了浮梁昔日的光彩。

西河岸边的徐家村,我不知到过多少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一掠而过,从来没有仔细端详过它那幽静的芳容。五月的上旬,应朋友的邀请,我有幸再次到了徐家村,这次机会着实让我对徐家村有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爱之余,便产生了为它写点儿什么的冲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记忆中的徐家村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美丽,它的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素雅的俊颜,让人觉得它的真实、纯朴,它有村姑的娇羞,有农家大嫂的热情,更有农家大妈的亲切。

润风徐徐,西河清澈且小波叠起,这一天,阳光很爽,大大方方地把温热洒在所有人的身上,漫步于横卧在西河之上的廊桥上,灵巧的河风拂得所有人都心情敞亮,西河桥没有赵州桥那么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卢沟桥那让人永远记住的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西河桥很平凡,但平凡中又有别具一格的迷人魅力,西河桥就如农家菜,可口、爽心、适意,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有人见人爱的芳容。

西河岸边徐家村村口有一株伟岸的古樟,古樟躯干粗要四位成熟男子才能合抱,树高约20多米,冠径亦约20多米,躯干上由林业部门挂的标识牌上明白无误地注明该古樟树树龄有800多年;古樟树形端正,没有狂舞的虬枝,整个古樟倒像一位稳健成熟的男子,上上下下透出了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树叶此时碧绿青翠,古樟的清香在微风的吹动下,直入人的五脏六腑,让人闻之神情清爽。樟枝上挂满了红绸和小巧的红灯笼,绿中掺红,自然风味不一般。村中人说:每年的大年初一,徐家村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古樟树下,给古樟挂上红绸或灯笼,然后点燃三炷檀香,那份虔诚,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有真切的感受;热闹的鞭炮声,搅得宁静的旷野更加增添了几分寂静,而就在这寂静中,大地会给村民送来无限的希望和收获。汩汩的西河水会默默无声地低吟浅唱,送给村民的是心情的舒畅,心情的愉悦让本就勤劳的村民增添了许多让人难以想象的智慧,而这智慧又让村民身上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缓步而行,绿叶红花中的农家庭舍,除了和谐就是吉祥,农家的热情让你忘了你是在他乡。村旁的茂林翠枝中时有百鸟欢鸣,村中的良犬也摇着尾巴绕脚乱窜,此时你用不着害怕,虽然大的威猛,小的无赖,但它们都经过善心的洗礼,送给你的是不尽的欢情。

浮梁自古崇师尚学,书院之学始盛于宋,时浮梁书院就有莲塘、东山、鹅湖、北隅、西河等,史书明载:士趋诗书,矜名节,显贵人物甲于江右。站在徐家村中,柔风拂面,耳边仿佛听到西河书院隐隐约约传来的晨读钟声,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呼儿快起勤学早,唤子晚眠苦读书!因为朴素的村民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盼着朝为布衣,暮登天子堂的荣光。西河书院落址西河南溪,依山傍水,师法自然,前有西河流水,后有松柏蔽日,其建筑更具庄严肃穆,平和宁静,求得是安邦之道。论及西河书院,就不能不念及汪龙光长子汪子铭(1879年—?),190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乐平知事,民国三年(1914年)任西乡高级小学(西河书院)校长,其执教任于西河时,大举西学之风,极力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从而为现代科学在西乡的推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徐家村古屋白墙青瓦,新舍端正优雅。古建新舍相见配搭,错落有序。村中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有潺潺小溪蜿蜒穿村而过,溪上小桥横卧,现今“小桥、溪水、花伞,有情人相会,不在天涯,携玫瑰一朵,心相遗,涌爱花。”恋爱不是城里青年人的专利,如今乡村爱情更浪漫。

到了徐家村,就必仰瞻七星樟。徐家村被60多棵大樟树相拥相抱,“玉抱缠腰”是最为恰当的写照,而这些古樟尤以“北斗七星樟”引入瞩目。相传明代初期,徐家村一老者徐姓名天厚,年过半百才喜得一子,取名徐怀斌,老者徐天厚希望己子怀斌文成武就,拥文武全才;怀斌自幼聪明过人,且读书过目不忘,经名师指点又学得一身好武艺,怀斌果然不负众望,年方二十岁,进京赶考,一举搏得武探花,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其按兵法“七星北斗阵”亲手在徐家村种下七株樟树,以示感谢天地,恩拜父母,庇护乡邻,这七棵樟树历经明、清,时至今日,凄风历雨,雷电酷暑严寒,岁月的磋跎,徐家村人一代接一代精心地抚育,而今者七棵古樟根深叶茂,绿荫蔽日,无时无刻不在庇护着徐家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恢宏的徐氏宗祠始建于明嘉庆年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其被保护的最为完善。跨进徐氏宗祠,让人最为难忘的是徐氏教子“十训”:

为人素宽厚,乐善敦信义;奉上必效忠,抚下宜敷惠。

居乡尚谦谨,词色勿严毅;始终必以诚,表里惟一到。

夫妇克敬谐,百事咸顺遂;子女严训育,冥顽生智慧。

语言勿妄发,举动勿放肆;公赋宜早输,安分守令律。

宗祖贵雍睦,推本念先系;遵守秩有伦,温和永无替。

尚当勤学业,夙兴而废寐;德性贵涵养,玉琢方成器。

祖宗恩德深,岁时谨尝祀;种德贻后昆,祖产勿滥费。

服劳奉亲养,窨之崇孝悌;定省谨晨昏,友爱敦同气。

操守勿纵失,好恶审偏陂;暗室不可欺,邪径不可履。

稼穑最为艰,蚕织世不易;丰俭贵适宜,礼节不可废。

违背祖训者,轻则面祖跪;罚跪顺半天,燃鞭怀示悔。

重则跪一天,家长鞭其脊;发誓不重犯,燃鞭始宽恕。

澈河、翠山、古村,徐家村的美在乎恬淡中的和谐,不逐世事虚假的繁华,专注于宁静中生机的盎然,怀拥平常心,添绘江山秀色。无欲乎?否。无望乎?否!徐家村之美在于用一腔清山绿水孕得子繁孙茂,育得安康心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