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作品题材千变万化,门类众多。人物瓷画因体裁广、内容多、文化内涵深而占据半壁江山,阔步瓷苑。约略划分,可分为文学典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宗教故事、戏曲故事,以及表现文人意趣和闲情逸兴的内容。
从文学作品、典故逸闻或神话传说、历史典籍中汲取营养,切取典型场景,是画家们乐于表现、着力发掘的题材,借以颂扬爱国思想,或表现坚贞品性,或凸显文人雅趣,或寄托美好祝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拍出6个多亿元天价的元青花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康熙朝也烧制过同名的五彩梅瓶;《鬼谷子下山》罐亦拍出2.3亿元的天价。
王大凡以瓷上人物画著称,绘有《屈原行吟图》《刘季斩蛇》《谢公弈棋图》《黄庭换鹅图》《桃源问津图》《渊明归隐图》《闻鸡起舞图》《竹林七贤》《画龙点睛》《承天寺玩月图》《木兰从军》等。均取材于名篇或典故,听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心神向往。
王琦有粉彩瓶《苏武牧羊》《王质观棋》《渊明采菊图》《函谷关·鸡鸣狗盗》,汪晓棠画苏子与客泛舟的《赤壁夜游》,徐仲南画李密勤学的《牛角挂书图》,潘匋宇浅绛彩瓶《四老图》,魏荣生绘班超建功报国的《投笔从戎》,王安维的老子出函谷关釉上彩瓷板《紫气东来》,等等。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苑的两座高峰,大师们喜欢借用其优美意境,抒情表意。如徐焕文的粉彩雪景瓷板《雪拥蓝关》、黄勇的新彩腰鼓瓶《一览众山小》、余文襄的粉彩瓷板《风雪夜归人》,戴荣华的瓷板画《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梦令》(李清照词),朱明粉彩瓷板《人约黄昏后》等,都是取用古诗词意,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机绾结在一起。众多陶瓷艺术家都好用诗词意境入画,如孙燕明创作有《唐诗画意》系列,揉合东坡赤壁怀古词意的《大江东去》获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银奖,陶艺组合《江流天地外》入选第10届全国美展。
还有一类表现文人超脱世俗、不同寻常的情趣,以琴棋书画、渔樵耕读为着眼点,与遥山近水、风景人物相契合,如月下弹琴、柳荫垂钓、松底对弈、踏雪寻梅等,充分体现文人雅士的精神和情操,也是瓷画大家着力表现和钟爱的题材。如汪野亭的《携琴访友》《霜秋采樵图》《扁舟赏秋》,王琦的《子陵垂钓图》《钓叟图》,何许人的《骑驴赏梅图》《雪舟独钓图》,徐仲南的《桐阴读书图》等。
《四爱图》是集中体现古代文人爱好和闲情逸志的瓷画题材,主要包括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苏东坡爱砚、米芾爱石、林逋爱梅等文学典故,将其进行取舍组合,可达成不同的《四爱》画面。民国“刷花大王”程大有的新彩刷花瓷板画四块一套,将《羲之爱鹅》《渊明爱菊》《茂叔爱莲》《彦寒爱雪》四个集成一束;而汪晓棠绘天青釉四方倭角瓶《四爱图》,则是渊明爱菊、敦颐爱莲、林逋爱梅、黄庭坚爱兰四个组合;清代一组青花《四爱图》屏风,分别为羲之爱鹅、渊明采菊、东坡玩砚、和靖咏梅。
清代《四贺图》将彭祖、周文王姬昌、郭子仪、苏洵组合在一起。粗看四人毫不相关,但仔细了解一下,就知道有深意藏焉。彭祖活了800多岁,周文王生99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四朝元老位极人臣,苏洵与二子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采飞扬,分别代表高寿、多子、全福,有才,这可是人人都企盼的!有诗云:彭祖寿高世间稀,郭拜天门福无比,文王百子周天下,苏氏三杰才称奇。
宗教故事方面,常见的有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天女散花、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济公、达摩面壁、一苇渡江等。最多的是钟馗这个民间传说中的驱妖逐邪之神,深受百姓喜爱和推崇,有钟馗嫁妹、钟馗捉鬼、钟馗照镜等,正所谓“平生貌丑心无愧”。南京岳鸿武老师2013年11月曾在望龙陶瓷创作,好画钟馗像,笔墨凝重,线条粗阔,泥胎上那金刚怒目、髭须怒张的样子令人过目不忘。
自宋元戏剧流行以来,戏曲故事成为瓷画一大门类。四大名著,以及《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经典,都被大师们信手拈来,喷泻而出。常见的有《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空城计》《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王琦绘有水浒108将人物瓷板画,雕塑瓷厂选拔名家大师打磨出栩栩如生的108将人物雕塑,赵惠民创作的十二金钗彩盘名动海外,单件换汇率创全国日用瓷之最。张松茂大师的四方尊,巧妙地将三顾茅庐、武松打虎、悟空收心、宝黛初会四幅瓷板分列四面,一面一个经典;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松茂大师两度创作《三顾茅庐》瓷板画,分别以150万元、1300万元人民币成交,为当代艺术陶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青花釉料为墨,泥胎瓷面作纸,陶艺大家在咫尺方圆之间纵横挥洒,点“瓷”成金,抒写中国文人的气节、品性、情操和志趣,将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审美观融为一体,传之永远,让陶瓷艺术散发出恒久、璀璨的光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