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例为证。经典中有四书五经、四库全书、前四史;季节有四时,方位有四面,文学有四大名著;佛教有四大菩萨、四大天王、四大名山。对人物、物品的归类也好用“四”,初唐四杰、吴中四士、楷书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明四家、清四王等,还有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四艺的琴棋书画,人皆期盼的四世同堂。这不,景德镇还被列为古代四大名镇之一。
瓷器中也好用“四”这个元素,如四爱图、四贺图、四雅图、四宜图、四祥图、四乐图、四魁图等,创作载体有四条屏、镶器、四方瓶、四方尊、四方笔筒、四方壶等,从美轮美奂的图饰中可以窥见文人雅趣和传统风尚。
《四爱图》主要表现古代文人爱好和闲情逸趣,包括羲之爱鹅、渊明爱菊、敦颐爱莲、林逋爱梅、东坡爱砚、庭坚爱兰、米芾爱石等典故。将其分别进行取舍组合,便组成不同的《四爱》画面。《四贺图》将彭祖、周文王、郭子仪、苏洵组合在一起,分别代表高寿、多子、全福、有才。这与现当代人嘲侃的一拜升官图,二拜摇钱树,三拜寿星老,四拜文曲星仿佛。四雅图指文人四类雅事,焚香、煮茶、插花、挂画,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来品味日常,艺术化生活,优哉游哉。宋吴自牧《梦粱录》云:“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张松茂大师的四方尊将四大名著的四个经典故事分列四面,分别是三顾茅庐、武松打虎、悟空收心、宝黛初会,别出心裁。何叔水大师的《四季花鸟、四大美人》粉彩双面釉屏风,四块屏风配合不同图案,富含传统吉祥寓意。以鸳鸯、荷花寓百年好合,鹌鹑、菊花寓安居乐业,喜鹊、梅花寓喜上眉梢,白头翁、牡丹寓白头富贵,与四大美女一一映照,美不胜收。而四季花卉牡荷菊梅,正是常说的四宜图。
古彩大家方复先生,对“四”情有独钟,绘有四大贤母、四大皓帅、四大公、四美图、四大明君、四大才女、四爱图等。而且往往是既创作瓷板,又绘就四方瓶,同一内容左右逢圆。如丁亥年岁末写有四条屏的四美瓷板,戊子年夏天又创作了四美图瓷瓶,立意和画面几近。
四大贤母国人耳熟能详,为孟子读书而三迁的孟母、截发延宾的陶侃之母、教欧阳修画荻写字的欧阳母、为岳飞刺字“精忠报国”的岳母。四大皓帅让人想起瓷器纹饰中乐于表现的“商山四皓”,皓,白色,以之形容年岁大也。四皓为避秦乱而隐居商山的四位饱学之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到汉初时均已八十开外,胡须雪白,他们受吕后家族所托,成功劝谏高祖刘邦废除太子的念头。后世用“商山四皓”指代有名望的隐士。
四大皓帅是什么人?未免让人猜测。近睹方复先生的瓷板画,观之心动神摇,分别是拜坛封神的姜子牙、与蔺相如上演将相和的廉颇、与关公大战长沙的五虎上将黄忠、北宋杨家将故事的主人公金刀杨令公杨业,皆是高龄老帅。姜子牙倚剑拄地,余三人均手握长柄大刀。四人眉须皆白,目光炯炯,威风凛凛,背后旌旗招展,盔甲亮丽,仿佛即将出征,叱咤疆场。红黄蓝绿黑,五彩斑斓,极其鲜妍。
四大公中的周公,目视前方,若有所思,身着五彩朝服,头簪冠缨,须眉如雪,有“天下归心”之气概。关公一身绿袍,长须拂胸,右手持青龙偃月刀,左手执春秋传,面如丹枣,目似火炬。包公黑袍裹身,黑须黑眉黑冠,左手执笏,背景一面大鼓,一只狻猊雕像,高悬“清廉正明”四字,衬出铁面无私。济公玄色袈裟,右手破扇,左手酒葫芦,脖挂长佛珠,步履踉跄,有些醉眼看人生的意味。用笔细腻,勾画精当,设色典雅,赏心悦目,不由得不令人拜服。
四大美人四个经典,貂婵拜月,贵妃醉酒,西施浣纱,昭君出塞,一焚香一擎樽,一挽篮一抱琵琶。分别衬以四季花卉菊、牡丹、荷、梅,人花相映,愈增其姣。面容秀满如月,体态婀娜似柳,裙裾轻飏,一种灵动感、飘逸美扑面而至。绿粉黄红,一个美人一个主色调,古色古香,意趣盎然,观之而喜而赞。
据载,方复先生对古彩异常热爱,长相厮守,不懈钻研,传承创新,光大了三百年历史的古彩。他不惧古彩繁复精细,而崇尚其工巧秀丽,致力于革新古彩工艺、古彩装饰材料,并著书立说,自成一家。又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从历史典故中撷取素材,融会贯通,用五彩加以演绎,达到益教化、助人伦、怡性情的功用。由于透彻理解,精到表达,其作品既具时代性、现代感,又有东方味、民族风,可谓“美极大红大绿、妙哉古色古香”。也难怪令人观之不舍移目,击节叹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