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哭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小红同往日一样,天麻麻亮就出门,左手拎着棒槌,右臂挽着塞满脏衣服的竹篮子。不同的是,她今天的脚步很轻盈。

从水塘边回来,小红把洗好的衣服穿在竹竿上,再架在院墙上晾晒。这个时候,太阳爬到一丈高。妹妹睡眼惺忪地手托茶缸走了出来,她一边蹲在阶前漱口,一边问小红:“喂,我还有件外套你怎么不洗?”

“你换了外套?快拿出来我马上洗!”

“算了算了!今天你出嫁,让你偷回懒。”

妹妹好像真的不生气。要是往常,妹妹必定气急败坏,我的衣服你敢不洗?小红最怕妹妹告状,姆妈一旦知道了,说出的话更难听。

姐妹关系很微妙!

小红比妹妹仅大两个月,她们不是亲姐妹,但在一个屋檐下长大。房子是爷爷遗留下来的,小红三岁的时候母亲病逝,姆妈不久就搬了过来,还带来一位同龄的妹妹。姆妈告诉小红,你是姐,凡事都要让着妹。

就说嫁人这件事吧,媒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姆妈总是安排妹妹去相亲。妹妹先嫁了,可她同夫婿一家相处不和,时不时跑回来。

小红出嫁,父亲只负责一件事,大门上贴对联,贴好了便埋头坐在门前的矮凳上,不停吧唧吧唧地抽旱烟。家里的事情,全由姆妈张罗。亲戚陆陆续续汇齐,都是妹妹的舅舅、姑姑的家里人。姆妈说,新郎家有打发,送嫁的人越多,也是为新娘争面子。

快晌午了,男方家怎么还不来接人?姆妈嘀咕的当儿,吹吹打打的声音传了进来,转眼一顶花轿落在院门口。

姆妈连忙大声喊:“快、快把门堵住,我们没有准备好呢。”

其实,小红一切准备就绪,开了脸打了胭脂,换了一身大红的衣裳,穿了一双崭新的绣花鞋。依照风俗,新娘穿的绣花鞋不准落地,以免带走娘家的尘土。小红脚踏在一块干净的毡布上,在床头正襟危坐,手拿一块绸缎盖头布,只等有人抱上轿。

男方家从门缝塞进各种礼包,什么开门礼、见面礼、上轿礼,才被女方家让进屋。来人进门就嚷嚷:“时辰已到,早发早发!”

看热闹的邻里也簇拥了进来。

忽然,姆妈在庭堂哭了起来,“哎呀!谁说我对小红不好,谁晓得我用心良苦?小红是乖女儿,虽然不是我身上掉下的肉,但也是我的心肝宝贝!”

姆妈出乎意料的举动,惊呆满屋子的人。

邻里清楚,小红的姆妈经常装神弄鬼,稍有委屈,便在桌上点盏煤油灯,口里念念有词,那是诅咒。今天的情形有几分相像,只是没有点灯。

姆妈也似乎觉得失态,索性排开众人,跌跌撞撞奔向里屋,扑到小红的身边:

“我真舍不得你嫁人!以后谁帮我弄饭?谁帮我喂猪食?”

小红痴痴地看着姆妈。

姆妈抓起小红的双手,竟然唱了起来:

“崽啊崽!我没有再多的嫁妆,你们有手有脚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要靠自己!”

小红点点头。

“崽啊崽!被窝我也准备了一床新的,万一你们夫妻吵个架,不用半夜往回跑,睡自己的被窝,不受寒不挨冻。”

小红流出了眼泪。

“你去那边也要听话,上敬公婆下敬夫婿,嘴巴甜手脚勤,家务活要抢着干,有空就回来看看我!”

姆妈越唱越好听,句句都是在理的话。

邻里不由地鼓起掌。

妹妹咯咯笑出了声。

噼里啪啦的爆竹炸响,舅舅抱小红上了轿。吹吹打打的声音远去,邻里却迟迟不肯散尽。

无论如何,小红姆妈今天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最让人称道的是,小红嫁过去之后,乖巧伶俐,公婆欢喜,小两口也恩爱,男耕女种,日子过得喜庆有余。

有人总结,那是她的姆妈哭得好!

于是,乡邻嫁女,为母的也开始模仿,既是交待也是好言相劝,希望女儿幸福美满。“哭嫁”就这样在当地慢慢流行开来。

民间戏班也编排了《哭嫁》剧目,到处传唱。戏里的内容,除了母亲教育女儿尊老爱幼,也有女儿请教生活的琐事,一问一答:

女儿:娘啊娘!我去那边如何同他相处?

母亲:崽啊崽!床上夫妻床下君子,旁人面前隔三尺。

女儿:娘啊娘!我去那边怎样睡?

母亲:崽啊崽!男困东来女困西,尿桶放在门背后。夫婿要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