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领域,大量吸收了吉祥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清代以来,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效果,对吉祥图案的使用达到了新的境地。动物纹饰的龙、凤、麒麟、狮、虎、龟、鹿、鱼、猴、猫、鹤、喜鹊、白鹭、蝴蝶、鹌鹑等,植物纹饰中的牡丹、松、桂、梅、兰、竹、菊、莲、桃、桔、石榴、葡萄、桂圆等,有机搭配,动静相宜,一跃一飞,或苞或绽,皆有深意藏焉。
为有效传达视觉效果,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国人的智慧发挥了极致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法来表情达意,除了双关、象征、隐喻、暗示、联想,以及宗教寓意外,最大的一类就是谐音(同音)。
比如,三阳开泰,通常绘三只形态各异的羊;六合同春,绘六只仙鹤或者梅花鹿、仙鹤一齐上阵,鹤飞冲天,鹿游旷野。和为贵画面是数枝荷花,一两尾鳜鱼,活灵活现。寿比耄耋,以猫蝶谐音耄耋,为常用手法,猫卧花阴或缓步而行,蝶舞花间,翩然而飞,满满的祝寿之意。
动物中的龙凤麟龟“四灵”,十二生肖在陶瓷中显露头角,自然而然,也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不太招人爱的子鼠也有发财鼠、福寿鼠之说。但有一其貌不扬的动物藉同音之便,登堂入室,进入了艺苑和瓷坛的大门,亮相频频。这就是有翅膀非鸟类而属哺乳动物、一度被列为非典SARS罪魁祸首的蝙蝠,“蝠”与“福”同音,契合国人求幸福、祈福运的美好心愿。独一无二的乾隆大瓷母上就绘有蝙蝠,瓶腹部12块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其中一块开光即为两只相对而飞的蝙蝠纹,一红一白,口衔绶带。
福者,福运、福气、洪福也。《韩非子·解老》云:“全寿富贵之谓福”。在明清窑瓷器上,蝙蝠纹多见。与不同的纹饰组合,形成不同的寓意,暗指福寿、福分和有福,充分表现出国人的想象力和智慧。
多蝙蝠组合。乾隆矾红洪福齐天纹盘,盘心为五只红蝙蝠,展翅向内,布局规整,内壁腹部十二只红蝙蝠围成一圈,姿态各异,形成两组环形,外壁腹部亦绘有六只形态不同的红蝙蝠。造型新颖别致,寓指多福多寿。同治黄地红彩百蝠图盘,盘内绘众多展翅纷飞的蝙蝠,寓意多福吉祥。
与仙桃组合。此组合最常见。清光绪粉彩福寿盘,中间金色团寿,缠绵往复,环绕五只蝙蝠,颜色各异,别具匠心,一红一白一蓝一紫,一只半蓝半白。盘沿内四组桃枝,枝叶青翠,桃实红艳,将五福捧寿的寓意更添一层。嘉庆粉彩福寿盘,三颗红桃悬于苍翠枝叶间,两朵桃花绽放正妍,一蝠翩然而至,通体矾红,惟妙惟肖。
与彩云组合。清光绪粉彩云蝠大盘,五彩祥云与红色蝙蝠交错相隔,布局繁密有序,寓意洪福齐天。蝙蝠或卷或舒,足有五十只,其眼睛、耳朵、尖嘴、翼膜清晰可辨,甚至嘴角须亦隐约可数。形态不一而足,或昂飞或俯冲,或东向或西行,姿态各异,形神兼备,表现出高超的彩绘技艺。还有乾隆斗彩云蝠纹盖罐,光绪青花红彩描金云蝠纹瓶,光绪粉彩云蝠纹双耳大瓶,宣统粉彩云蝠纹瓶等。
与葫芦型组合。葫芦多籽,结实累累,又为道家常持宝物,发音与“福禄”近似,故深受世人喜爱。雍正斗彩番莲福寿纹葫芦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瓶上腹部绘山石、海水、寿字、群蝠,下腹部绘番莲和折枝双果,寓意子孙延绵、福禄万年。乾隆青花瓢纹葫芦瓶,器身布满葫芦、蝙蝠纹,寓意百福百禄。
与寿字组合。乾隆青花胭脂红五福捧寿盘,正中大红的团寿字,五只红色蝙蝠头朝盘心,展翅欲飞,各吐出青花绶(寿)带,环绕有序。盘外侧亦绘有四只红蝠,均匀分布,与青花相映成趣。观赏过一双青花五蝠捧寿碗,外壁为造型各异的寿字,碗底正中一团寿,五只青花蝙蝠环绕四周,虽是民窑之物,却发色纯正,百看不厌。
与钱形组合。多用两个古铜钱相连,旁绘蝙蝠、仙桃,寓意“福寿双全”。一对景德镇生产的鼓形石墩,上端、下底均为“钱”形图案,钱中有孔眼,周边饰以四只翻飞的蝙蝠,意为福在眼前。
多重组合。康熙青花寿山福海图花盆,现藏故宫博物院,为御窑厂为康熙帝祝寿烧制的御器。青花画面,折沿上绘缠枝莲纹,花纹中夹篆体“寿”字,外壁绘苍松、山石、海浪、旭日、祥云、蝙蝠等吉祥之物,寓意海天浴日、寿山福海,也是对皇上最美好的祝福。
乾隆蓝锦地粉彩蝠桃如意云纹开光御制诗双耳轿瓶,为唐英烧制,瓶身上绘蝙蝠、瑞桃,寓意多福长寿、福寿双全;蝙蝠红色,旁绘云纹,蝙蝠展翅飞翔,游于云彩之上,寓洪福齐天;下部绘山石、海浪等,寓寿山福海之深意。相传这是唐英首次为乾隆烧造御制诗瓶,自然花了心思,下足功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