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冰箱用不对,可能会变成细菌的“天堂”。常州有一位大爷,就把家中的一碗咸粥在冰箱放了7天,拿出来喝下后,出事了……
夏季天气炎热,
人容易食欲不振,
很容易有剩饭剩菜,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
大多数家庭会把剩菜剩饭,
放进冰箱留到以后再吃。
但是千万别放久了!
近日,常州一位患者就是因为
吃了一碗放在冰箱7天的咸粥,
结果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
入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的状态。
医生表示,
患者得的是“冰箱病”!
什么是“冰箱病”
“冰箱病”就是指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泻或是肠胃疾病等不良反应。
冰箱并没有人们看起来那样安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冰箱只能够让细菌的繁殖速度放缓,并不能阻止细菌的侵袭。况且有一些病菌是不怕冷的,比如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它们可能污染冰箱里的冷藏食物。如果使用冰箱不当,或者后续在食用时没有充分处理,细菌就会进入人体,引起一系列细菌感染。
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致命,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
夏季要谨防这四大"冰箱病"
1“冰箱头痛”
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悬殊。在快速进食过量冰冷食物时,上颚被迅速冷却,而上颚后部正好有一个神经中枢,这时,神经中枢的神经群会向大脑发送信号,以改变体温。
当冷食吃得太多,这些神经群被过度刺激,就会向大脑发送错误的信号,导致大脑动脉痉挛,就像脑子被“冻”住了一样,当血流猛地冲击痛觉神经末梢时,人会感觉在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剧烈疼痛,有的人还可能恶心呕吐。这也常被称为“冰箱头痛”。
2
“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擦洗,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能够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和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寒战、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3
“冰箱胃炎”
夏季,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
4
“冰箱肠炎”
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如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
预防“冰箱病”要做好六件事
3
存放时间有限制
冰箱存放食物的时间不宜过长,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为了不使冷藏食品存放超过规定时间,最好在食物上贴日期标签,或者冰箱外面挂上一个本子,以便记录存放时间。
4
食物入箱前别清洗
蔬果肉蛋表面有着自己的一层防菌“保护膜”,将保护膜洗掉后,反而有助于细菌入侵食物,加速食物腐败变质。如果发现蔬果、鸡蛋等表皮有脏物,可以用布擦拭后,套上保鲜袋再放入冰箱。
5
别把不宜冷藏的食物放入冰箱
黄瓜、青椒、茄子等蔬菜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香蕉、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红毛丹等热带水果也不宜冷藏,否则果肉会变黑和变味。至于土豆、红薯、萝卜等,因其表皮比较厚实,一般不容易腐烂,存放于室内阴凉干燥处亦可。
6
夏季冰箱要常清洗
夏季一般建议每周或每月对电冰箱清洗一次。冰箱内部可用硼酸或消毒纸巾来擦拭,有助于除霜。
冰箱内部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可进行喷射消毒剂消毒,冰箱内部与层板可用稀释的漂白水擦拭,既干净又可达到杀菌的功效。
冰箱的门垫特别是门垫的凹槽,可用旧牙刷蘸上洗洁精擦拭,再用干布擦干,冰箱面板的污垢可用牙膏来清除。
1
食物摆放有讲究
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冰箱里存放食物不要太多,东西之间应有空隙,大件的食品应切开后存放。
2
冷食不宜马上吃
即使是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冰箱内取出后亦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