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艺术,是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自古高手在民间。自学成才的北京画家王书进,投身陶瓷创作后,以其极具个性的表现,对陶瓷独到的理解,为陶瓷绘画带来新的风格和内容,引起人们关注。一次对话就此展开。

王书进泥塑作品

对话人:职业画家、陶艺家王书进,著名陶瓷文化人金仲,陶瓷爱好者石楠

石:王老师,当下你的陶瓷作品题材中有很多关于儿童的,表现和韵味迥异于他人。有什么缘由么?

王书进:我小时候很淘气,是孩子头头,鬼点子也多,其他小孩都听我的。那个年代虽然缺吃少穿,但大家很简单,聚在一起很高兴,动脑子变着法子玩,动手能力也强。快六十的人了,回想起来仍很快乐,直到现在,我的玩心仍很重,所以就想用传统笔墨表现我儿时的记忆,把童年味道表现出来,通过瓷板和人对话。

石:金总,你是怎么知道王老师的?

金仲:这几年我和不少艺术家有过合作,做得都还不错。我一直在寻找能为景德镇陶瓷带来新东西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有功底有后劲,而且能让陶瓷艺术克服地域限制,像张荣进老师就受到国内艺术界重视和认可。张荣进老师多次向我推荐王书进老师,说王老师真厉害。王老师精通多个艺术门类,且都与众不同,当我看到他的东西后,眼前一亮,这正是我在寻找的艺术家,于是就有了合作。

石:王老师是典型的艺术老炮儿,瓷画、雕塑有着浓郁的京腔京味,看过的人都喜欢。

王书进:说我有多牛倒不敢,老炮儿的确是。我天性喜欢艺术,八岁开始画画,凡是跟艺术沾边的,都感兴趣,都尝试过,水彩水粉啊、素描啊,石刻、木刻、面人、泥塑,都搞过。我天性喜欢这些。记得小时候有一捏面人的,山东菏泽的,到我家门口摆摊,我从早看到晚,中午都忘了吃饭。

中学毕业时候,赶上“文革”。为了能继续搞艺术,我啥都干过:打铁、挖沟、割玻璃、木工……样样都努力干好。打过半年铁,你想要什么,只要眼睛看过的,基本上能给你做出来,木工活以前没学过,但只要你想要的东西,基本很快能给你做出来。

金仲:真是心灵手巧,要不然你也撑不下来。

王书进:没办法,家里穷,什么都得靠自己。我家姊妹五个,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低,连学费都交不起。喜欢艺术,想画画要钱,只能自己去挣。

石:王老师,你的作品有诙谐、有俏皮,有的小孩光着脚,光着屁股,天真可爱,很少见。

王书进:有的画面实际上表现的是我自己。家里穷,小时候八岁前没穿过鞋,冬天也光脚。虽然苦,也有乐,只要能玩,苦无所谓。

石:父母支持你搞艺术吗?

王书进:他们不赞成我画画,觉得我走的不是正路。他们认为我应该上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他们说,哎,中学毕业不参加工作,一天到晚老鼓捣这个干嘛使?父亲有次问我,你会画烙饼吗?我说,会呀,然后画了一个,很像。父亲问,能吃吗,能解饱吗,他老是这种想法。

金仲:可他们没有想到,你现在有如此成就。

有意义不等于有意思

石:王老师,你的想法做法在过去属于离经叛道吧?

王书进:在别人看来是,可我觉得那样的活法没意思。我本身爱玩,有孩子天性,不愿受拘束,别人怎么想与我无关。

金仲:这话说得好,有意义的事情不等于有意思。王老师你一直活在自我当中,这是搞艺术人应有的状态。画画时候应该也是这样吧?

王书进:我画的时候就是玩的心态,受的拘束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石:拘束少?怎么个说法?

王书进:过去全靠自学,没找过老师。过去不太爱跟外界交流,一是觉得自己笨,另一个爱面子,你去求老师,老师不教,脸没地方搁,所以看到什么图案就自己画。

过去我常去中国书店看书,不花钱。专看大家的书,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谁有名看谁的,看到天黑回家了。我随时在看任何人,随时在吸收,比如一块儿画画的,他可能这方面有特点,有独到的地方,只要有长处,谁就是我老师。直到现在,我还在吸收东西,所以我的东西形成到现在不是一天两天。

金仲:草野滋养人,高手在民间。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天才加勤奋,一样可以成大家,几大美院这么多年没出几个大家。有时候,理论太多也不好,框架太多也不好……

王书进:都把人框住了,框死了。

石:反而是草野民间有自由生长的状态,艺术本来是有意义也应该有意思的事情,结果很多人只追求意义而没有了意思。

金仲:是这样子的。尤其是有的过于讲求形而上,玩概念啊、术语啊,传统文化的感觉弱了。

石:民族文化是根,精神是魂。看王老师的作品,感觉那种精气神是从土里的根上长出来的,从平头百姓的日常中生出来的,但绝不土气、俗气,很雅趣。北京真是神奇的地方,街头巷尾和大杂院里出了很多高人,没有几个是科班出身的。

王书进:我感觉吧,一个是滋养,一个是自由。北京的小孩敢于尝试,敢于坚持,很开放也很包容,不太在乎外在的东西。

石:就是凭心性往前走?

王书进:有这么点意思。这个话题很大,有机会咱们再慢慢聊。

金仲:人呐,总是还得让善心和执念推着往前,去做点对得起岁月的事情。王老师过去吃过那么多苦,精通好几种艺术,领悟了工匠之道、艺术之道,现在搞陶瓷,一年多时间里就引起了人们关注,他还在不断在往前走。这才是他有意思的地方。

表现苦不如表现乐

石:王老师,你是全靠自学,非科班出身,后来怎么被艺术界所了解和重视的呢?

王书进:早期主要是通过笔会,后来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上发表作品,引起重视。自学的时候认识了几个画画的朋友,他们说没事你去参加笔会吧,去了画几张画,还有笔费拿。我说,哎,还有这种好事呢?去了几趟,反响还不错,人们说这小孩画得不错,还没见过,画面干净漂亮。结果找我参加笔会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跑,也得到一些大家的肯定和鼓励。

人物画大家邢振龄先生也喜欢画小孩,在《中国书画报》看到过我的作品。一次笔会上,他先画我后画。我现场画了两个小孩放炮仗,老先生看到后说:我认识你的画,但不认识你的人,你画得好,很有味道,我给你题诗吧。题诗内容是:常忆儿时过大年,鞭炮音鸣不夜天,三十晚上熬一宿,天亮结伴去拜年。我一看,老先生厉害,脱口而出啊!当时非常感动。

金仲:这也说明王老师你很早就有自己的东西了。你想想,邢老是多高的人,和丁聪、华君武大师齐名,现在和何君华、鲁光两位大师并称“北京仨老顽童”。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赞邢老“天生一双丹青手,神笔马良也点头”,王老师,你幸福呀。

王书进:我还得继续吸收学习。大师们一是博学,一是画外的东西多。邢老也是非科班出身,是我的榜样。

石:王老师,过去经历坎坷,吃过很多苦,为什么画童趣,怀旧吗?

王书进: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时代整体是苦的,苦太多了,说它没意思,不如表现乐。过去是苦中乐,穷开心,因为一直苦,现在回过头来看不觉得苦。其实人生当中的乐珍贵稀少。

我不是一个复杂的人,也就遇不到复杂的人。现在人忙得不行,却觉得没意思。人应活回自己,让自己丰富起来,活得有意思起来。

金仲:对,对。有童心其实有了自我思维,让人活回自己,而不是靠金钱名利这些证明自己。

王书进:“成功”这词是个坑,很多人都掉进去了。有的人一天到晚说做事情做事情,求名求财,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成功了,没有自我了,很多人都倒在成功的半路上,特没劲。

石:最后一个问题,王老师今后在陶瓷方面有什么打算?金总怎么看?

王书进:在陶瓷上画画,感觉很有意思,感觉欠学习的多,要虚心学习。我想把瓷板和宣纸感觉融合下,既有国画味道又有瓷板特性。此外,还想着搞陶艺。

金仲:王老师的作品感觉好玩,有意思。我对他有信心,作品符号感形式感强,个性突出,易让人记住,他已经有高度了,未来更值得期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