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2021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急剧下滑。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拉动经济循环。促进消费内循环成了主要的经济循环方式,制造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拉动经济内循环的主要“马车”。
2020年12月22日,《湖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无中生有”看海宁》,报道了海宁发展的系列措施及崛起之路。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海宁,对共青城市“鸭鸭”快速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继而可以通过私募基金、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旅游发展等方式推动“鸭鸭”等羽绒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以“鸭鸭”等羽绒制造业为“点”,以旅游发展为“线”,以点带线,推动整个城市经济“面”的发展。
目前,“鸭鸭”在中国品牌网上的排名,以9.5分的优势排在了全国羽绒服十大品牌的第三位。其中,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是波司登和雅鹿。“鸭鸭”40多年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加上去年“双十二”可喜的成绩及多点开花的宣传方式,使得“鸭鸭”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但从国际上看,羽绒服中的王者蒙口以及加拿大的大鹅、始祖鸟、剪刀手、猛犸象等品牌位居前列,波司登位于品牌第七序列,雅鹿、“鸭鸭”位于最后一列。究其原因是,羽绒服已经不再单单是要满足保暖这个需求,好的工艺、面料、科技元素也要融合其中,最终形成“时尚”。好的时尚是销量的保证,更是利润溢价的保证。
举例而言,加拿大始祖鸟的一件单体衣服成本大概1950元,其衣服包含军方的科技定位仪、不湿水的科技棉,细节上在压胶、线头,科技布料等工艺上做足功课,售价1.2万元,溢价高额达到惊人的6倍,却依然有着强大的市场地位,原因就在于它形成了“时尚”。
由此可见,“鸭鸭”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多元化的对策。
从海宁看“鸭鸭”,把每一个环节进行专业化。通过海宁的发展路径,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首先,是通过“块状经济”聚集万家企业,海宁沿着皮革产业链上下游和周边配套设施,陆续建起了原辅料市场、国际面辅料中心、品牌风尚中心(设计基地)、会展中心和五星级酒店。每年春季的原面辅料展,大批荷兰、丹麦供货商汇聚海宁,不少企业与西班牙、荷兰等国的牧场主建立了长期合作。
对于“鸭鸭”而言,既然“鸭鸭”已经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那么是否可以将羽绒服的生产也化整为零?在原辅料、设计、会展、销售等各环节上精细划分,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细分工,专注于羽绒服的设计和生产,抓住主要环节进行精细化,次要环节进行外包分工。
从海宁看“鸭鸭”,把品牌推向时尚化。目前,海宁已从“中国皮革之都”逐步转向“时尚之城”,2011年海宁皮革城设计基地落成,拥有72栋企业设计大楼、设计师走廊、工业设计大厦、工业设计风尚会所等。大量的优秀设计师聚集海宁,海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扶持,设计师落户并设立工作室的,可享30万元至50万元奖励。每位设计师走出工作室就能找到原料、生产、市场,设计师在海宁不愁没有资源。
对于“鸭鸭”及共青城市来说,人才依然是我们极度需要关注的重点,以“鸭鸭”为契机,政府予以扶持,吸引设计师、打版师人才到共青城发展,提前部署好“鸭鸭”的转型之路,把“鸭鸭”的羽绒服也推向“时尚之城”的目标进程。海宁的“雪豹”“ZLFZSS”等品牌已于2019年登上了米兰时装周的舞台,相信共青的“鸭鸭”“回圆”“深傲”也会有登顶的一天。
从海宁看“鸭鸭”,把销售道路推向国际化。海宁如今已经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皮革城已从单一交易市场发展成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反观共青城市“鸭鸭”,可以结合《九江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带来的契机,将共青城市的全国第一个无人机空港、通航机场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疫情带来的困境,通过航运物流、无人机人才培训以及私募基金、人才资源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园、跨境电商所带来的销售便利,提升鸭鸭在海外的销售渠道,同时为共青城市提供多方面的人才。
用“旅游”来当催化剂,推动“鸭鸭”及共青城的发展。共青城市可以结合耀邦陵园、龚斌章烈士爱国主义的红色革命文化,马拉松赛事及各项全国研讨会带来的人员聚集效应,再加上周边县区如永修县水上公路的网红效应,及庐山5A级景区的美丽风景,形成“落户安家在共青,游玩赏景在九江”的效应,用旅游的方式,将共青的自身优势及周边县区的旅游优势串联起来,将共青城市“鸭鸭”的知名度推上一个新高度,将共青城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向新台阶。
(作者单位:共青城市公安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