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惠企政策“加速度”贴心服务“零距离”

2022年01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本报记者陈诚

近年来,市财政局始终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以惠企政策和贴心服务为着力点、切入点,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力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减税降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市财政局做好“减税降费、贷款贴息、房租减免”等实事好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缓解资金压力。全市2020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减负158亿元,2021年1月∽6月减负57.32亿元。

落实减税降费,2020年全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金额达134.72亿元,2021年1月∽6月,全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金额达20.14亿元,有力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2020年全市共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约20.14亿元,2021年1月∽6月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约4.43亿元。

减免企业租金,联合市国资委推动房租减免政策落实落地。同时,市财政局加大财政贴息,抓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贴息。此外,提供信贷支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0年通过“财园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51.13亿元,惠及全市1063户次中小微企业。2021年1月∽6月,我市“财园信贷通”惠及全市236户次中小微企业。

优化升级助企业提质增效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手段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市财政局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整合近6亿元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专项资金,着重从六大传统优势产业中选取了218家试点企业(项目),支持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数字化、绿色制造、产能治理、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优化等八大提升行动,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其中,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的智能化工厂建设,提高了生产工艺控制水平,降低了产品单耗,每年节约成本近6000万元。该项目在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中成功夺冠。

精准施策降企业物流成本

持续深入推动“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化发展,发挥我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用,安排区域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做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政策助推企业提效降本,在全省率先试点“三同”政策,支持航线开辟、港口发展、企业降本。在政策牵引下,开行了九江-上海“天天班”(集装箱始发定点班轮),极大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落户于九江经开区的瑞智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台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由于“天天班”班轮密度的增加,公司90%以上的外贸货物都从九江港出运,货物运输成本降低,交货的速度更快,相较于往年,该公司外销的量增长了15%左右。

推进国家免查验费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免除查验无问题的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5月,市财政共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约550万余元,惠及企业200余家。同时,严格落实口岸收费公示制度,定期梳理、核查收费项目,规范口岸各经营收费行为,及时公布九江口岸收费目录清单,打造了阳光、公开的政务服务。

筑巢引凤解企业发展之渴

企业发展,人才为本。市财政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集聚促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6000万元,保障相关人才政策落地,推进了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2020年新增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2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海智计划工作站、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等平台。我市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率先开园,为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