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好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好故事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本报记者 胡蕊蕊

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以来,九江日报社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推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金点子、好建议,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开展以来,乡村振兴变成一个热门的话题,记者在梳理网友提出的金点子和好建议时发现,不少网友建议要加大专项整治农村污染的河流、荒地、闲置的房屋、没人住的老宅等,建立村民文化长廊和活动广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要开展医疗下乡、免费体检等项目,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健康;要建立面向农村人口的社区养老院,为无人照顾的老人解决养老问题等等。

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增多,子女不在身边,甚至一年仅回家一次,老龄人口空巢化严重,有的老年人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孙子,生活异常艰难,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面对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以及农村人口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网友“风尘之”建议:一、建立农村老龄人口个人档案,有针对性的给予医疗补贴;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多频次开展送戏下乡、慰问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除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外,记者还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就有关乡村振兴的其他方面,“十四五”期间,怎样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瑞平告诉记者,市农业农村局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内容、实施标准做了新的调整,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普惠与提档相结合,持续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围绕“五建三治一管护”,因村制宜确定整治内容,基本完成整治任务的地方,侧重提档升级,补齐影响农民生活品质、制约村庄发展的短板;尚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地方,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突出问题。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建设。全面落实“四精”要求,持续推动美丽宜居示范建设,每年创建20个左右全域美丽乡镇,到“十四五”末共建成100个左右全域美丽乡镇,力争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院一景。三是久久为功,抓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提升。紧扣“五定包干”要求,明确管护内容,制定管护标准,确定管护模式,建立5G+长效管护平台,促动各地进一步实化硬化常态化长效管护工作。今年年底实现8个左右县(市、区)完成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并正常运行,使农村由“一时美”真正转变为“持久美”。四是坚持产村景村联动,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活力乡村”。每年安排20个左右交通便利、历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村庄,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等方式,配套村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休闲民宿、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江少文表示,过去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聚焦农村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月2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将重点做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以村庄规划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以“五年行动”为抓手,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禁捕退捕为重点,全面筑牢农村生态环境防线。同时,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发展阶段九江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