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浔阳区创新招商理念实现1+1>2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寒冬时节,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浔阳江上,船只川流,匡庐脚下,人勤地旺。作为九江市的中心城区,浔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全省地域面积最小的县区,浔阳区辖区面积仅26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不足、发展空间受限,重大项目落户困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怎样才能突破地域限制?怎样才能不断拓展经济大盘?又要怎样才能不断积蓄引擎动力?这是浔阳区委、区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基于自身条件,浔阳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创新推行“浔阳招商,落户四方”的飞地招商理念,在全市率先践行按产业布局进行跨区域合作招商,引进多产业项目落户兄弟县区,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

区地招商合作共赢

2017年11月1日,总投资3亿元的江恩无痕针织设备及成衣项目落户永修县。当天在签约仪式上,浔阳区和永修县两个区县领导全都出席,这是开启飞地经济共享招商模式,合力共为结出的硕果。

江恩无痕针织设备及成衣项目是一个从机械制造到成衣产品生产的产业型项目,符合九江工业发展定位。浔阳区没有更多的土地资源,而永修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异的政策环境。考虑到永修县装备制造产业比较发达,马口工业园区又在赣江新区规划范围内,且永修距离南昌只有半小时车程,落户该项目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浔阳区为永修县引进该项目牵线搭桥,提供帮助,由于产业定位精确,与永修县洽谈非常顺利,从洽谈到落户不到20天。项目建成投产后五年内,年产1000台智能无痕针织一体机、200万套无痕一体成衣针织品,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年税收超2000万元。

这只是一个开头。几年来,万佳国际五星级酒店项目、广门电子设备生产线项目、海云智能制造项目等相继签约落户兄弟县区。

飞地招商是跨区域的合作招商,谋求的是互惠双赢。为此,浔阳区出台了《浔阳区飞地招商实施意见》,主动让利于项目飞入地县(市、区),招商任务对半分成,税收一事一议,充分调动了飞入地县(市、区)的积极性。落户柴桑区的广门电子台资项目,从现场考察地块到项目奠基,前后只用了2个月,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计划打造10条生产线,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该项目外资完成任务数归浔阳区,税收归柴桑区,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截至2020年11月底,浔阳区先后向全市各县(市、区)推介项目近40个,总投资额约400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的8个,50亿元以上的4个,100亿元以上的2个,签约项目15个,已开工项目2个,投产项目10个,成为九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既做红娘又做店小二

飞地招商中,浔阳区主要领导主动充当“红娘”,亲力亲为,四年来,先后赴九江经开区、永修县、德安县、濂溪区、柴桑区、瑞昌市、共青城市等地推介、洽谈飞地项目80次以上。

原本落户到浔阳区津晶科技城的新一代远程荧光玻璃LEDRS灯芯照明项目,受到配套资源的限制,经浔阳区委、区政府反复研究,启动飞地招商模式,把LEDRS灯芯照明项目推介到关联产业链完备的柴桑区。为此浔阳区领导多次赴山西长冶炎黄照明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前景。炎黄照明有限公司在山西运营多年,主要从事新材料研究、绿色工艺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引进,有意在九江投资20亿元,建设5条玻璃灯芯生产线。柴桑区完备的产业链条、配套设施,对公司的发展而言,也是如鱼得水。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投资合作意向,建设周期12个月,选址赤湖工业园,在2018年九江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该项目作为新技术、新材料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投产后实现年主营业收入6亿元,税收达300万元,目前该项目二期已经投产。

引来好项目,更要服务好项目。飞地招商在浔阳区开启后,全区上下倾尽全力,为飞地项目做好“店小二”。飞地项目从洽谈、签约、开工、投产,一直到企业的后续发展,浔阳区都全程参与,靠前服务,为企业解难。在海云智能制造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浔阳区就相关问题提前与项目投资人、共青城市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回访,从2019年11月底接触至2020年2月份正式签约,克服了疫情影响,前后2个多月时间该项目实现了签约开工,确保该项目顺利落地。

“筑巢引得凤凰来”,飞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维,跳出固有的行政架构和条块分割,实现了区域经济“1+1>2”,浔阳区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筑起了招商的大平台,甘当飞地招商的幕后英雄,引导项目的创建向市场配置方向发展,力推九江产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