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梦遥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谈思宏
“我现在知道了,技术不懂找科协,政策不懂找政府!科协前段时间带来农技专家与我对接,对养殖羊如何规范管理、污粪如何科学处理给我提了好多好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瑞昌黄甲山鲜羊奶养殖基地负责人郭遗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道。这是市科协系统在推进“提升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试点项目中,练足“基本功”、打好“组合拳”,打通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最后一公里”取得的成效,有效地解答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疑惑和问题。
练足“基本功”拓展科技志愿队伍
2020年7月底,由九江市科协申报的项目“提升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经中国科协审查和专家评审后,确定为全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试点项目,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改革试点项目。
按照市主要领导提出的具体要求,各深改试点项目市(县)积极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努力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专业科普人才,创建更多接地气的科普志愿者组织,充分激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宣传,着力打造一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科学普及队伍。
浔阳区科协制定出台了《浔阳区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组织辖区各街道成立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伍16支,科技志愿者整体融入文明志愿者、平安志愿者队伍,街道科协“三长”统一注册成科技志愿者,遴选“三长”担任街道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分队长,注册科技志愿者1459人,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活动29次。
打好“组合拳”畅通应急科普渠道
为应对舆情热点及时有效,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科技服务精准定位,各地分别建设应急科普专家库,组成一支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及时发声、科学辟谣、引导群众理性应对的重要作用,确保应急科普内容可听、可视、可知、可感。
九江市科协面向全市开展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遴选活动,目前已初步推选出30名各领域、各行业的科学传播专家。其他县(市、区)科学传播专家队伍也在紧锣密鼓地组建当中。
九江八里湖第一小学校长陈迎亮这次申报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他一直活跃在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带领学生们开展航模、机器人比赛等活动。陈迎亮同时表示,在科普宣传活动中,不能忘了老年人这个群体,老年人关注养生,要多给老年人进行科普教育,不能让伪科学占据他们的生活,防止他们因为被套路而上当受骗。
为创新拓展科普传播渠道,主动迎合公众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九江市科协在九江报业“掌中九江”开辟“科普九江”专栏,发布各类科普文章。浔阳区科协在中国浔阳网开辟科普专栏,在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工业园企业推广“科普中国”APP,鼓励引导居民下载注册“科普中国”APP,目前全区注册数6018人。
提升“网格化”功能确保科普脉络上通下达
打通“最后一公里”,市科协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确保科普脉络上通下达。
瑞昌市科协作为改革试点先行市(区),在平台对接完成后,积极在综治平台、微信群传播科学知识并通过网格员转发到党员组长微信群。
2020年12月30日,瑞昌范镇八都村网格员在收到黄甲山鲜羊奶(扶贫产业)郭遗正关于山羊养殖技术方面的科普需求后,将情况报告通过镇综治专干联系到瑞昌市科协。瑞昌市科协副主席彭呈仁说:“我们在收到乡镇科普需求信息后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当天就联系农技专家,并于次日到现场了解情况、现场指导并互留联系方式,承诺后期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指导,并积极关注后期发展,如果本土专家满足不了该企业技术需求将积极与上级科协联系邀请更高层次的专家前往指导。”
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深改项目试点工作进程逾半,通过全市科协系统试点先行、群策群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全市科协系统将以点带面、全面推行深改工作,争取点上出彩、线上开花、面上结果,为加快推进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全民科学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