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发展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本报记者赵岑雨

近年来,九江市科协积极响应新时代社会组织改革和党建新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会高效能发展,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学会组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学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以党建促会建实现组织全覆盖

学会是科协的基层组织,学会工作是科协工作的主体。2018年以来,市科协对工作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和完全停摆状态的学会进行了梳理、规范,对“僵尸”学会进行了清理,使不少市级学会逐步由“休眠”到“复苏”再到“活跃”,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娘家”。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学会30个。现在,科协与学会之间的联系互动愈发紧密,学会对科协工作的支持愈发有力。

2018年,市科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所有市级学会全部成立了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市科协注重发挥党组织对学会的团结引领作用,首先搭起科技社团党委这个“上层建筑”,再通过党委指导各学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其次,通过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推动市级学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部书记由理事长或秘书长等学会负责人担任,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强化对学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能力。现如今,市科协各学会党支部党员已全部纳入全市党员管理系统,各学会每年开展“双强六好”星级创建活动,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每年组织学会支部书记集中述职,市科协对学会党建“三化”建设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使得学会党建工作蒸蒸日上,党员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工作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服务我市经济建设主战场。

江西省科协副主席孙卫民一行曾专门到九江调研市科协学会党建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九江市科协学会党建工作亮点多、举措实、效果显,实现了学会党建工作全覆盖,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会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建活动丰富 呈现诸多亮点

学会党组织是党在学会中的战斗堡垒,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科技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会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群众。

去年疫情期间,市科协积极发挥各市级学会、基层科协会员分布广泛的优势,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网络竞赛,各市级学会、基层科协组织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和科技志愿者队伍,在街道社区进行防疫宣传和巡查,耐心劝导人员集聚和不戴口罩行为。市药学会多次协调解决口罩价格投诉事宜,呈送“关于调拨口罩等防控物资供应市场报告”,该会党支部及时向各会员企业发出倡议书,共筹集了500万元防疫物资。该会党支部书记徐高柏向记者介绍,药学会党支部工作形式多样、有声有色,定期开党课,集中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等。

而市消防协会也有一个党员微信群,今年2月27日上午10时,协会全体党员有的在家中、有的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在外地出差,大家准时打开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开展了一次“微党课”,组织全体党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该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李俊告诉记者,建立党员微信群后,一方面可以通过视频聊天模式集中组织大家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定期在群内推送“学习强国”的学习内容,不定期组织党员在群内开展学习讨论,确保了工作和组织生活两不误。此外,市消防协会党员带头深入学校、社区、医院等消防高风险地区,义务宣讲消防知识30多次。如,今年1月16日,消防协会党支部在江西青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党日活动,宣讲了《党史视角下的“四个意识”》,支部全体党员和江西青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代表参加了学习。

据了解,市科协30个学会党支部现有党员900余人,每年开展党建活动达100余次,各学会党支部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党员党性观念强,多数处于业务和管理骨干岗位,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工作业绩高于一般会员群众。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在各学会党支部大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谈心谈话、科技志愿者服务、“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建立党员联系服务会员和帮扶困难党员制度,使会员对社会组织和党组织的归属感和政治认同感进一步加深。

党建引领科技 助推经济发展

2019年以来,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共评出三星级以上学会党组织9个,更好地发挥了对市级学会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规范了学会党建工作,使学会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此外,2020年市科协还将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按照社会组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操作细则,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组织所属各学会支部进行查漏补缺,对存在的不足一一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把基础条件较好、硬件设施较完备的市消防协会、市药学会、市农学会党支部作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示范点来打造。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市科协坚持竭力团结、吸纳、引导科技工作者,真正把行业权威、专业骨干、青年才俊等纳入学会,成为学会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我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达到34.5万人,市级科技型学会组织吸纳科技工作者会员近2万人。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企业,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市科协已组织106名专家对接138家企业,科技工作者与帮扶企业签约70多份,实质性帮扶60家企业,产生设备研发、设备改造、技术服务、高企申报、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等共计近50项成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